松江明代大仓桥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大仓桥位于松江镇西部玉树路东。系南北向、五孔拱形大石桥,高约10米,跨度约50米,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桥原名永丰,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旧志记:西仓桥在钱泾西,明天启年间知县章允儒建。南仓,即水次西仓。明董其昌曾作《西仓桥记》。随着河道变浅变狭,现在五孔桥只有中间三孔尚在河面上,两端两孔下的河道已淤成河岸。
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重建。原名:永丰桥,桥额刻“重建永丰桥”五字。因桥南有旧时松江府粮仓水次西仓,故俗称:大仓桥,西仓桥。南北横跨老市河。桥全长50米,桥宽5米,桥高8米,五孔不等跨,中拱最高。纵联分节并列起券。青石砌筑桥身,青石护栏,花岗石石级。

2002年,松江人民政府和永丰街道共同出资修缮。施工中,在北堍桥拱内发现《华亭仓桥碑记》石刻,长169厘米,宽83厘米,厚22厘米,下有榫头,碑额刻祥云纹,左右两边刻“S”形带状纹。碑文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辨认。(此碑现在还在北堍桥洞下)

大仓桥明代天启六年(一六二六年)知县章允儒建,本名永丰桥。石栏外刻有“重建永丰桥”,旧称西仓桥,明董其昌撰并书《西仓桥记》,惜碑石已无存。因明清时期桥南有储存漕粮的仓城,故称大仓桥。
大仓桥南北走向,跨老市河上,河面开阔,是松江府漕粮漕运起始点。桥为五孔石拱,五孔不等跨,中孔最高,依次递减。桥面全长54米,宽5米,高8米,是上海市最大的古桥之一。青石桥身、圈拱,青石护栏,花岗石石级,共92级。桥墩上方刻莲花图案。桥身基本完好,还在通行。1985年7月,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据松江民间传说,孟姜女是松江人,与苏州人万杞良相恋,两人结婚不久,万杞良就被秦兵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孟姜女思念丈夫,一年夏天,孟姜女准备乘船北上为丈夫万里送寒衣,步行到今大仓桥南堍所在的地方,身心疲倦,坐在一块大青石上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天神可怜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不让松江市河边的蚊虫靠近,于是这里的蚊虫飞距青石三尺左右,便不再飞近。此后,这块大青石成为了当地百姓的纳凉胜地。
松江人民为纪念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便在此处--灌顶禅院东门建起了一座孟姜亭。曰:“孟姜亭”,民间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是从这里乘船北上的。方亭南面石柱上的对联是:青石有幸怜弱女,寒衣无处觅离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