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南翔“云翔寺”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云翔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名为“白鹤南翔寺”。唐时达到鼎盛,寺基扩大到180亩。宋绍定年间,因理宗赵昀赐“南翔寺”匾额,寺名更为南翔寺。公元1700年,康熙赐额“云翔寺”,故又易名为云翔寺。

后因天灾人祸,寺庙毁损殆尽。如果说历史上的云翔寺曾经蜚声江南,那么复建后的云翔寺正以其崭新的面貌饮誉沪上和海外。重建后的云翔寺又名留云寺,寺名源于上海南市区的留云寺。的寺庙占地15亩,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严谨,共分三进院落,于中轴线上布置主要殿堂: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左右对称布置伽蓝殿、大势至殿、钟楼、鼓楼、文殊殿、普贤殿、上客堂、僧寮等,并有迥廊围绕。此外,在地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

迥廊


后因天灾人祸,寺庙毁损殆尽。如果说历史上的云翔寺曾经蜚声江南,那么复建后的云翔寺正以其崭新的面貌饮誉沪上和海外。重建后的云翔寺又名留云寺,寺名源于上海南市区的留云寺。的寺庙占地15亩,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严谨,共分三进院落,于中轴线上布置主要殿堂: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左右对称布置伽蓝殿、大势至殿、钟楼、鼓楼、文殊殿、普贤殿、上客堂、僧寮等,并有迥廊围绕。此外,在地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

迥廊

原上海南市区内有座名寺“留云寺”,创建于公元1876年,抗战时期毁于战火。
1998年,经政府批准,在南翔恢复已经毁损了二百多年的云翔寺,并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为“云翔寺”题匾额。上海南市区原有座创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留云寺,抗战时期毁于战火。2001年,留云寺第六代传人、台湾悟明长老倡议重建留云寺,上海佛教界集合众议,决定由慧禅法师受命在南翔古镇原址西移60米重建留云禅寺,使云翔寺与留云寺合而为一,续接香火。历时三年又五月,仿唐式建筑留云禅寺于2004年建成,总占地面积一公顷,寺庙面积和建筑规模在上海寺庙中堪称第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