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路291弄1-90号慎成里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慎成里位于嘉善路与襄阳南路之间的永嘉路南侧。慎成里建于1931年,旧式里弄,砖木结构,二、三层楼高,房屋120幢,建筑面积15900平方米。上海法租界西爱咸斯路上最大的一条石库门里弄。慎成里内有1-90号。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
永嘉路291弄 |
慎成里 |
旧式里弄 |
1931年 |
|
120幢 |
15900平方米 |
江苏省委机关采取了“机关社会化、家庭化”的做法。除了住房“家庭化”,机关各级领导都以家庭亲属名义相处,由王尧山夫妇作二房东,刘晓作三房客,掩护省委活动。为了便于掩护,各级领导都不脱产,他们都有正当的职业和合法的社会身份,能有效应付不时到来的盘查。
由于交通便利、隐蔽性强等原因,历史上还有不少革命机构和爱国人士在此进行革命活动。比如,1932年,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4岁的孩子,一个才满8个月的婴儿,搬到慎成里租了一幢房子。他们是老资格的中共党员李剑华和胡绣枫,而这幢房子当年就成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机关所在地。而1935年3月底,慎成里后弄堂第二幢楼的三楼搬进来一堆年轻的夫妇,东北作家萧军和萧红。在这里,萧红创作了散文《商市街》。
|
编号 |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 |
地址 |
|
XH-J-105-V |
慎成里 |
永嘉路291弄1-90号(66号为区保) |

1937年11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在上海重建中共江苏省委。省委的战略任务是:以上海市为重点,同时领导江、浙两省地下党的工作,还担负开辟江、浙敌后农村武装斗争的重任。1939年4月,省委转迁至慎成里64号。当时,李剑华夫妇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更早地居住于此;除了承担省委的部分重要工作外,还专职掩护省委机关。1988年,在李剑华等曾经战斗在天平社区的老革命呼吁下,中共江苏省委旧址被定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
2
|
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天平街道
|
永嘉路291弄66号
|
1991年6月12日
|
| 1939-1942年,设在西爱咸斯路慎成里64号(今永嘉路291弄66号)的中共江苏省委。 |

哈雄文,回族。教授。湖北武汉人。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32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曾任沪江大学教授、建筑科主任,国民党政府内政部营建司司长。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建筑工程系副主任,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社员。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工作。著有《建筑理论和建筑管理法规》、《美国城市规划史》,主编《建筑十年》。









慎城里的沿街底层商铺楼上居住。

襄阳南路349号-355号联排住宅萧军和萧红旧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