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2016-08-09 16:19:55)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图片

杂谈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合肥路592弄位于合肥路西末近重庆南路。三层新式弄堂建筑,每户都有一个小院。主入口设雨篷,二楼阳台外凸。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编 

筑名称/现使用单位

地 

层 

HP-J-058-V

住宅

合肥路592

3-4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16号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25号张充仁旧居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25号张充仁旧居
张充仁(1907—1998)上海人。擅长雕塑、绘画。1914年入土山湾美术工场照相制版间随爱尔兰籍导师习素描及法文。1931年留学比利时,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习雕塑,1935年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1936年在上海举办归国展览,开办“充仁画室”。历任之江大学教授,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主任。出版《张充仁雕塑选》、《张充仁水彩画选》等,作品《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获上海纪念性雕塑一等奖。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25号张充仁旧居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3935190000023 张充仁旧居 民国 淮海中路街道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25号张充仁旧居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28岁的张充仁毕业回国,在马相伯和蔡元培的帮助下举办了归国画展,短短一周就有两万多人参观。同年他在劳神父路(即现在的合肥路)创立充仁画室,这是中国第一个私人绘画雕塑教学工作室。三层的洋房,除了二楼有一间办公室一间卧室,其他全部用作工作室和画室,屋顶则是张充仁的雕塑工作室。当时的上海流行一句话:“美术院校易考,充仁画室难进”,张充仁的艺术门槛很高。张充仁的教学方法完全延续了土山湾的欧洲学院派模式,从铅笔画线条开始,细到笔用什么笔,纸用什么纸,都有讲究。张充仁的学生中,有著名的水彩画家哈定、摄影家画家简庆福、摄影家刘旭沧……等。充仁画室的气氛自由而开放,有些已经“出师”的学生闲暇时回来画上半天,张充仁无不欢迎。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马当路592弄22号(劳神父路604号)颜任光旧居
颜任光(1888~1968)又名颜嘉禄,字耀秋,广东崖县人。民国7年(191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该大学担任物理讲师,从事气体离子的研究。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民国15年和丁佐臣创办了我国早期的科学仪器工厂——上海大华科学仪器公司,自任总工程师,从此中国有了自己设计生产的物理仪器仪表。不久,到法国留学,并曾到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短期访问。回国后,历任海南岛私立大学校长、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上海商务印书馆技师、交通部电政司司长、资源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颜任光为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会员,并被推选为董事。建国后,他历任上海大华科学仪器公司研究室主任、华东工业部电器工业局电表制造指导、上海电表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务、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学术论文有《空气、氢和氮离子的迁移率》等。他开设物理实验课程、自编中文实验讲义,改变了物理系教学只讲理论不做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自《上海地方志》)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马当路592弄19号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3805190000227 合肥路592弄19号住宅民国淮海中路街道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27号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8号许世英寓所    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蒙藏委员会委员长
许世英(1873—1964),字静仁,号俊人,安徽省至德县(今东至县)人。19岁中秀才,光绪23年(1897)以拨贡生选送京师参加廷试,得一等,以七品京官分发刑部主事,从此跻身官场,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宦海浮游60余年,成为中国近代政坛上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合肥路592弄优秀历史筑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