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419弄洋房群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分类: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编号 |
建筑名称/现使用单位 |
地址 |
层数 |
JA-J-004-V |
花园住宅 |
愚园路419弄 |
2层 |

十幢小洋房的总高均为三层,砖木结构,钢质窗户,柳安打蜡地板。南面有一片花园,四周砖砌围墙围起,分别形成了一座独立式的楼宇个体,适合于独户居住。

楼内南面有两间房,底层是客厅和饭厅,之间用小玻璃木质双向移门分割,客厅内设有壁炉。北面两端分别是厨房和汽车间,中间是楼梯。汽车间门直接通往弄堂,厨房间后门可进入后花园。后端小楼梯,供帮佣上楼进入二层工人房使用。二层南面是卧室和书房,之间以门相通。卧室内套有卫生间,书房内同样设有壁炉,北面两端分别是客房和工人房。南北之间除了通道以外,还有一间公共卫生间和若干个壁橱。三层楼,由于屋面是斜顶,又被称为假三层,一般用作孩子房。由于十幢楼房的斜形屋顶各异,所以三楼的房间数也不同,一般分二至四间不等,有的甚至还有没有窗户的“箱子间”。一至三层的南面均有阳台。
上海解放后,沙逊洋行的全部产业都被国家收归。从此,愚园路419弄彻底打破了原先的高端形象,以及居住结构。尤其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后,419弄的整体面貌以及居住格局得以翻天覆地的摧毁。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6805190000147 愚园路419弄住宅群 民国静安寺街道
郭棣活(1904~1986)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市。香港圣士提取小学毕业。民国7年(1918年)就读广州岭南中学,直升岭南大学。民国12年7月毕业,赴美国麻省纽毕德佛学院攻读纺织工程。民国16年,毕业考试全学院第一,获美国棉纺同业组织奖牌。同年回国。民国17年,任永安纺织二厂参事、永安纺织三厂工程师,上任后,他运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对全厂的设备进行改造,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扩建厂房,增加纱锭,工厂面貌大为改观,成为具有6.3万纱绽的大型纱厂。民国18年,任上海永安纺织公司副经理,负责整个永安纱厂系统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任职期间,多次赴美、英、日、德、法等国参观学习,并采购各种纺织机械和生产原材料,永安纺织公司发展成为具有5个纺织厂,1个印染厂的全国数一数二的棉纺织印染企业。抗战爆发,日军攻占位于上海杨树浦的永安一厂和仓库,将棉花、纱布、染化料洗劫一空,损失惨重。民国24年,参与并派出技术人员到云南,帮助缪云台在昆明办起云南省第一个纱厂。永安纺织公司总监督郭乐、总经理郭顺赴美后,郭棣活主事。抗战胜利,任永安纺织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克服原料紧缺、货币贬值等困难,维持生产,坚持留在上海迎接解放。上海解放后,被推为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1951年当选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监察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在抗美援朝中,带头捐款,推动同业完成捐款95亿元(旧人民币)。同时将价值250万美元的纺织机械设备和原材料运回祖国,支援国家建设。1953年2月,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全会期间,毛泽东约见荣毅仁和郭棣活,谈话之中希望他俩在内地办企业。1954年,他与荣毅仁、沈元来、桐油行经理沈瑞洲共同出资在合肥组建安徽纺织一厂。1956年当选市工商联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在沪期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常委和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1958年调任广东省,任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主任委员,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副主席,广东省人大代表、常委和副主任。历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