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2016-05-07 17:41:13)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杂谈

图片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批次  公布日期  所在街道  地点  年代  类别 
唐陀罗尼经幢 第一批 1977.12.7 中山街道 中山小学内 古建筑
辰山古遗址   第八批 2014.4.4 佘山镇 辰山南麓市河两侧 商、周 古文化遗址
平原村古文化遗址 保护地 1977.12.7 佘山镇 平原村东南 商、周时期 古文化遗址
汤庙村古文化遗址 保护地 1977.12.7 小昆山镇 汤庙村西南 新石器时代 古文化遗址
广富林遗址 保护地 1984.5.4 方松街道 广富林村 新石器时代 古文化遗址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1.松江唐经幢
全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为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位于松江区中山小学内。该石幢建于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材质为石灰岩,1962年大修,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8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以及建幢铭。其余各级,如托座、束腰、华盖等部分,雕刻精致,有海水纹、宝相莲花、卷云、力士、天王、菩萨、供养人及盘龙、蹲狮等。整个建筑高大美观,雕刻细腻,线条洗练圆熟,人兽以至花卉均有丰满之感,极具大唐艺术风格。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第十一级狮首华盖,八角每角上有狮首,口含璎珞。第十二级联珠,双半球,刻莲花和如意纹。第十三级卷云纹托座,仰盘式,镌卷云。第十四级四天王浮雕,东南西北四面各刻横眉怒目的天王像。第十五级八角腰檐,翼角翘起,角端雕如意纹。第十六级蟠龙圆柱,第十七级仰莲托座,刻莲瓣盛开状。第十八节底座,上下叠合。第十九座“礼佛图”浮雕,刻佛像、菩萨、供养人等十六尊。第二十级八角攒尖盖,分上下两层,均有翘角。第二十一级棱形平盖,素面,无雕刻。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第九级与第十级为幢身,像粗大的八面形石柱。第九级幢身下段,直径76厘米,高46厘米,刻捐助钱物人姓氏。第十级幢身,上段直径76厘米,高177厘米,正西南起刻陀罗尼经序,每面10行,第二面第六行起刻经文,是唐周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的译本,最后六行为建幢铭。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第四级,蹲狮浮雕,八面束腰每面一狮,前足挺立,突胸,雄健有力,面部皆残缺。第五级唐草纹仰莲座,上斜面阴刻花草缠枝牡丹,下斜面刻莲瓣。第六级菩萨浮雕束腰,八面每面镌如意头式壸门,门内有半结跏趺坐或全结跏趺坐的菩萨雕像,神态自若,面型圆满。第七级叠涩,无雕刻。第八级勾阑幢座,每角立望柱,两柱间镌勾片纹的石阑板。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自下而上,在青石的底座和台阶上,第一级为海水纹座,刻波涛卷浪,线条细腻。第二级圆形盘龙束腰,刻群龙穿凿于洞窟,因严重风化,有部分残缺、无依据处不补。第三级莲瓣卷云台座,分上下斜面和中间侧面,刻卷云、佛山及殿宇、单瓣仰莲。石窟寺隐于山峦起伏间,建筑门枋,佛龛造像,刻于咫尺之石,极其逼真,系取材于北方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寺庙。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经幢整体雕刻不但层次清楚,而且相互呼应。从经幢下面看去,基石上刻有海水波纹,线条细腻、柔和,观其正面清波涟涟,侧面似波浪溢出石外。水纹座上为山龙束腰,八面刻有山岩云窟,云窟中有一条长长的蛟龙盘旋于山岩之间,时隐时现,充分显示了龙的威力。将石幢海水波纹及龙表现为地下龙宫;以山岩、束腰表现为地上人间。接着在山岩上出现了莲瓣卷云台座,台座外侧四周刻有山崖石窟及佛寺、佛像,上斜面刻有宝饰莲花,表现为云外天堂。三层特征鲜明的实物图案,形象地组成了地下龙宫、地上人间、云外天堂的完整景观。由此可见,经幢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其风格、技艺、造型、布局,堪与唐代石窟雕刻媲美。1988年,松江唐经幢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2.辰山古遗址  
位于佘山镇辰山南麓市河两侧,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2009年初被发现。辰山植物园早在规划建设初期就将辰山山体划为植物保育区,并且深挖辰山历史文化资源,向广大游客开展辰山历史文化导游和科普讲解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3年上海辰山植物园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市级“辰山古文化遗址”石碑的设立标志着辰山文化建设走上新台阶,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绝不是一句空话,今后将联合各方文化资源共同为辰山旅游市场开拓和游客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2013年上海辰山植物园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3.平原村古文化遗址.
位于城西北约13公里、小机山东侧山脚下。1960年,市文管会组织考古调查时发现,在南北穿过山脚下平原村的新开河道的两岸,暴露出古代遗物。采集的遗物主要属于晚期印纹陶文化亭林类型,有灰陶三足盘和弦纹圈足簋,夹沙陶圆锥足鼎,以及曲折纹、绳纹、席纹等印纹陶片。1979年,小机山附近的天马公社农机厂在基建挖掘深坑时,在深0.80米的黑土层内,出土崧泽文化型长方形磨光穿孔石斧,镂孔纹粗把灰陶豆,四系鸡冠耳罐和压划网纹坛等遗物。从而认定,这一遗址早期部分属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类型。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1977年市文管局立平原村古文化遗址为市级
古文化遗址保护地点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4.汤庙村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西约11公里、小昆山西南汤村庙及其周围地区。1962年,市文管会组织考古调查时,在华田泾两岸发现许多古代遗物。1980年12月,市文管会组织对遗址试掘。遗址面积约6.4万平方米,有早、晚两期文化遗存。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晚期遗存位于深1.34~2.20米的黑土层,出土遗物有属于早期印纹陶文化、马桥类型的三角形石刀,半月形石刀和篮纹、叶脉纹的圜凹底印纹陶罐,有晚期印纹陶文化、戚家墩类型的米筛纹、米字纹的硬陶坛残器,也有汉代的绳纹瓦和窗格纹的印纹陶片。早期遗存,位于深2.20米左右的黄色锈斑土层,堆积极薄,主要清理了墓葬4座。出土遗物有长方形穿孔石斧、三角形穿孔石犁、扁凿足陶鼎、腰鼓形花瓣足杯、假腹盘、豆等,属崧泽文化,距今近6000年。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1977年市文管局立
汤庙村古文化遗址为市级古文化遗址保护地点。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5.广富林遗址
位于县城北约6公里,辰山塘东岸,广富林村北。1959年,市文管会组织考古调查时发现。遗物集中地在新开的施家浜河道两岸,接采集遗物的范围,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1961年组织探掘,揭开面积73平方米。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地层概况是:第一层为灰褐土层,深0~0.48米(其中包括开河时从下层翻上来的厚约20厘米的沙土),土质疏松。出土有泥质灰陶、夹沙红陶,多素面,次为绳纹、席纹;硬陶多米筛纹,次为回字纹、网格纹。此外,还有残石器、唐宋瓷片,以及近代砖瓦等伴存。第二层为灰黄土层,深0.48~0.95米,土质较硬。出土石斧、柳叶形石镞、刻花黑衣陶罐、圈足盘、贯耳壶、实足盉、丁字形足鼎等,是典型的良渚文化遗存。第三层为锈斑土,深0.72~1.20米,土质较硬,沙质增多。遗物逐渐减少,并与第二层所出者相同。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此外,在遗址的西部,还找到良渚文化的墓葬两座。据考证,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型文化和春秋战国时代的吴越文化两层,距今约4000~2500年。1979年,在广富林村南部挖坑时,又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也属该遗址范围。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1977年12月,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