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2016-05-02 17:45:53)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图片

杂谈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定城墙遗址
嘉定城墙遗址换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北水关遗址、南水关、西水关、南城墙、西城墙等5处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批次  公布日期  所在街道  地点  年代  类别 
北水关遗址 第八批 2014.4.4 嘉定 北大街 明代 古建筑
南水关 第八批  2014.4.4 嘉定镇 南城河东街 清代 古建筑
西水关 第八批  2014.4.4 嘉定镇 人民街 清代 古建筑
南城墙 第八批  2014.4.4 嘉定 南大街 明代 古墓葬
西城墙 第八批 2014.4.4 嘉定镇 西大街 明代 古建筑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1.北水关遗址
位于嘉定古城嘉定镇护城河内侧、横沥河北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嘉定古城四座水关之一,于2009年7月在嘉定老城区泵闸改建工程施工时被发现。历史上,北水关不仅是水利设施,同时还具有军事防御功能。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主任宋建称:该遗址的发现对嘉定本身地方城镇的发展历史,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实例,此外也为我们搞清工程技术的发展、变化或比较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实物资料。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北门吊桥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嘉定北水湾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2.南水关
位于南大街接南城河处之东侧,河面开阔,跨橫沥河的南水关又称回龙关,东西走向,踞橫沥河与外城河之交汇处。介绍始建於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明、清兩朝屢有修葺。一九九一年夏秋,南水关由镇政府出资重建。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南门吊桥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3.西水关
据光绪年间《嘉定县志》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知县高衍孙筑土城。元至正十八年(1358)张士诚派遣将官吕珍改用砖石修建城墙。”及至明朝,曾先后维修四次。从清代顺治到同治年间又重修过七次。由此可见,最初的土城原貌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墙起源于明朝,以后在明清两代中又反复修缮,嘉定解放初期城墙虽然破旧但还算完整,由于当时的政府和民众对文物保护均缺乏认识,很多人都参加了拆取城墙砖兴建学校的活动,致使原有的古城墙被拆得七零八落,只剩下今天的断壁残垣近代,嘉定城墙因为马路拓宽及城市的扩展, 目前嘉定城墙仅存重修过的西门、南门两座水关以及西城墙、南城墙等数处残墙和墙基。  西水关位于人民街南首,单水闸,长宽高均小于南水关,也是作为景点后建的。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南门吊桥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2014年西水关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4.南城墙
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嘉定城墙大部分已经拆毁,现存长度约240米。嘉定城墙呈圆形,有城门四座,分别为东门(元代称晏海门)、西门(元代称合浦门,明代改名济漕门)、南门(元代称澄江门,明代改名宣文门)、北门(元代称朝京门、观澜门,明代改名振武门)。现存古城墙分为南门、西门两段,各长约120米。南门段位于南大街一侧,护城河畔,建有南城墙公园与南水关公园。西门段位于嘉定人民街附近。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嘉定南城墙遗址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嘉定南城墙前青石鼎上刻有“疁城“,嘉定古城墙——古嘉定又称做疁(liu)城。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嘉定城墙遗址换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5.西城墙
建于南宋(1219年)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的西城墙,被人民街隔为南北两段。北段北端始于清河路西城河桥,此段古城墙的西端紧挨着居民住宅楼的窗户,高约十余米(齐3楼);经过修缮有一突出于城墙外侧用以防御攻城之敌的高台——敌台和垛口,再往南的城墙上还有现代防盗的电子围栏。此段西城墙为嘉定古城墙中最完整、最长(好几十米)的一段,前有绿地和亲水平台,是观赏嘉定古城墙的最佳地。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2014年西城墙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