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五)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
批次 |
公布日期 |
所在街道 |
地点 |
年代 |
类别 |
| 荣家老宅旧址 | 第八批 | 2014.4.4 | 南京西路街道 | 陕西北路186 |
1918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 宋家老宅旧址 |
第八批 |
2014.4.4 | 南京西路街道 | 陕西北路369号 |
1918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 郭氏兄弟楼 |
第八批 |
2014.4.4 | 江宁路街道 | 南京西路1400-1418号 |
1926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 史良才旧居 |
第八批 |
2014.4.4 | 南京西路街道 | 陕西北路175弄173号 |
1934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 嘉道理爵士住宅旧址 |
第五批 |
1989.9.25 | 静安寺街道 | 延安西路64号 | 1919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1.荣家老宅旧址
位于陕西北路186号,1918年建成,独立式花园洋房,内部装饰无处不雕花。原房主德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回国后,由著名实业家荣宗敬先生斥资买下来。荣宗敬先生和他的弟弟荣德生是民国时期的"棉纱大王"和"面粉大王,先后共创办了几家企业,被誉为为中国最大的资本家。1949年后这里曾长期作为民主党派的机关,改革开放后由久事集团经营。

陈椿江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折衷主义风格。形式丰富,主立面设两层列柱敞廊,具法国古典主义特征。平面复杂,内部地面、木作和彩色玻璃等处装饰精美。荣氏家族由于子孙繁衍和所经营事业的发展,先后离开老宅而另置住房安家,老宅房屋空关数年。

荣家老宅旧址2006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宋家老宅旧址
位于陕西北路(原西岸路)369号与南阳路转角处,建于1908年,二层半高、四面临空的英国式花园别墅住宅。住宅宽敞明亮,楼前绿树成荫,景致怡人,房屋建筑面积824平方米,园地面积1218平方米。这处房子的主人原是一个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后被著名基督教牧师宋耀如(宋庆龄之父)买下,成为宋家花园。

1927年初,已登上北伐军总司令宝座的蒋介石抵沪后,欲与比他小于5岁的宋家三小姐来美龄联姻。开始,宋母倪大夫人不同意,理由是蒋介石已婚,而且不是基督教徒。蒋介石为表达诚意,表示可尝试做基督教徒。与发妻毛福梅离婚,取得倪太夫人的欢心。倪太夫人接受了蒋介石送给来美龄的订婚戒指,回送给蒋一部《圣经》。1927年12月l日,蒋介石与宋美龄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婚礼非同一般,分两步进行。于西摩路宋宅底搂客厅内先行基督教的西式婚礼,后在戈登路(今江宁路)大华饭店(现海龙镇广场原址)再举行一次世俗婚礼,邵力于任司仪,蔡元培为证婚人之首,宣读了征婚书。1300多位亲朋好友热闹至子夜时分才散场。


3.

1927年初,已登上北伐军总司令宝座的蒋介石抵沪后,欲与比他小于5岁的宋家三小姐来美龄联姻。开始,宋母倪大夫人不同意,理由是蒋介石已婚,而且不是基督教徒。蒋介石为表达诚意,表示可尝试做基督教徒。与发妻毛福梅离婚,取得倪太夫人的欢心。倪太夫人接受了蒋介石送给来美龄的订婚戒指,回送给蒋一部《圣经》。1927年12月l日,蒋介石与宋美龄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婚礼非同一般,分两步进行。于西摩路宋宅底搂客厅内先行基督教的西式婚礼,后在戈登路(今江宁路)大华饭店(现海龙镇广场原址)再举行一次世俗婚礼,邵力于任司仪,蔡元培为证婚人之首,宣读了征婚书。1300多位亲朋好友热闹至子夜时分才散场。

1931年7月,倪太太在青岛避暑时不幸病逝,遗体运回上海宋家花园,并在花园中举行了隆重的宗教告别仪式。当时远在德国的宋庆龄接到噩耗,日夜兼程赶回上海,为母亲送行。
解放初,宋庆龄在这里创办了上海第一个新型的中国福利会托儿所,邓颖超、许广平、胡子婴、廖梦醒等应邀来到宋宅参加托儿所的开幕典礼。托儿所迁出后,这里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临时办公地点。 1952年,中国福利会顾问。美国专家耿丽淑女士来沪工作。宋庆龄安排她居住于此,一直到1963年。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这所饱经历史沧桑的房子由中国福利会管理,宋庆龄基金会使用,同时又是福利会老干部活动室。
宋家花园旧址,2014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3.
郭氏兄弟楼
位于南京西路1418号,那是两幢风格相近的三层法式建筑,是原上海永安公司老板郭乐和他的小弟郭顺的住宅,人们习惯上把这两幢楼称作“兄弟楼”。 设计者公和洋行1891年前创办于香港,20世纪初进入上海。1916年前,他们设计、监造的外滩4号联合大楼和汉口路193号工部局大楼,留下了极佳的口碑。永安公司即由该行设计。郭乐与公和洋行的威尔逊关系密切,于是“兄弟楼”也委托威尔逊设计。

根据业主要求,威尔逊设计的“兄弟楼”外貌颇具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另据建筑史专家薛顺生先生介绍,这两幢花园洋房呈东、西向分布,每幢建筑面积达1232平方米。当时上海造房有“哥东弟西”之俗,“故东侧的一幢由兄郭乐所住,西侧的一幢由弟郭顺所居。”

这两幢建筑虽属西洋式,但因业主、营造商是中国人,故多少还带有中国传统的三间二厢平面。屋高三层,屋面坡度较陡,壁炉烟囱凸出屋面。正中有弧形门廊和有顶阳台外凸于东西两侧,二、三层楼对称设置外挑阳台。顶部的女儿墙做成古典的宝瓶透空栏杆,与正中的圆弧形门廊和阳台浑然一体,凸现讲究立面平衡对称的法国式住宅风格。立面上线脚复杂,装饰细致,空间处理活泼而富于变化。底层用塔式干柱式,二层设爱奥尼克柱式,三层置科林斯柱式,平顶的石膏花饰精致,在花纹中心配上配线装置吊灯,后来的豪华住宅较流行这种平顶样式。

2014年列为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业主要求,威尔逊设计的“兄弟楼”外貌颇具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另据建筑史专家薛顺生先生介绍,这两幢花园洋房呈东、西向分布,每幢建筑面积达1232平方米。当时上海造房有“哥东弟西”之俗,“故东侧的一幢由兄郭乐所住,西侧的一幢由弟郭顺所居。”

这两幢建筑虽属西洋式,但因业主、营造商是中国人,故多少还带有中国传统的三间二厢平面。屋高三层,屋面坡度较陡,壁炉烟囱凸出屋面。正中有弧形门廊和有顶阳台外凸于东西两侧,二、三层楼对称设置外挑阳台。顶部的女儿墙做成古典的宝瓶透空栏杆,与正中的圆弧形门廊和阳台浑然一体,凸现讲究立面平衡对称的法国式住宅风格。立面上线脚复杂,装饰细致,空间处理活泼而富于变化。底层用塔式干柱式,二层设爱奥尼克柱式,三层置科林斯柱式,平顶的石膏花饰精致,在花纹中心配上配线装置吊灯,后来的豪华住宅较流行这种平顶样式。

2014年列为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铜仁路257号一组优雅的花园住宅,该房屋的建筑面积2494平方米,园地面积2276平方米,它的主人曾是过去上海报界巨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住宅四周有一圈高高的院墙,院内的两棵槐树是史量才当年亲手种下的.住宅高三层,二层有粗大的立克壁柱,廊厅很宽敞,墙侧有壁炉,整幢房子的廊厅地面和楼梯及扶手都采用米色花纹的大理石。

位于延安西路64号,现上海市少年宫。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名的实业大老板。本住宅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1919年,嘉道理原来的住宅失火,他的妻子急着让保姆逃走,自己却不幸丧生。悲痛不已的嘉道理带着孩子回伦敦散心,委托他的好友布朗在上海另起新居。而布朗酗酒成性,浪荡颓废,干脆又把此事扔给了洋行承包。承包商当然刻意豪华,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造好。当嘉道理接到100万两银子的造价时,他大吃一惊,不过,新居的确美仑美奂,成为嘉道理的最爱。

嘉道理住宅气势恢宏,占地14000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显示出它的卓然不群。宽广的草地让人顿觉视野的开阔;中间就是对称、端庄的住宅,光建筑面积就有3300平方米,1929年甚至还加盖了一层。你一见到它,会感受到宛如皇家宫殿的华贵惊艳,你很难看到如美钻一样的建筑,但它的确就是。匀称整齐的柱石,撑起了宫殿的巍巍骨架;端正狭长的阳台,尤其是二楼的阳台,正好充当了天然走廊,上面应该弥散着仕女裙裾翩翩的幽幽气息。
前一篇:静安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
后一篇:虹口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