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2016-09-09 17:34:34)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杂谈

图片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安福7号罗伯昭故居位于常熟路附近,是一幢大坡顶的假三层洋房,1922年建成,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花园面积500多平方米。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安福路7号罗伯昭旧居

                                 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5处)

72
罗伯昭旧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湖南街道
安福路7号
2007年8月28日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安福路7号为著名钱币收藏家罗伯昭故居,且中国泉币学社的活动场所。
罗伯昭(1899~1976)名文炯,号沐园,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民国10年(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长期经营桐油。1956年公私合营后,任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经理,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黄浦区政协副主席,黄浦区副区长。罗伯昭公余之暇,唯泉是癖,早在民国13年就开始搜集古钱币,30年代在武汉不惜重金收藏罕见古钱珍品。世人誉为“南张(张叔驯)、北方(方药雨)、巴蜀罗(罗伯昭)”。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民国28年初,罗伯昭由重庆取道香港来上海定居,每周必去广东路上海古玩市场与古泉爱好者茶叙。在古泉界诸公倡议下,罗伯昭着手筹建中国泉币学社。民国29年初春,在罗氏宅邸召开中国钱币学社成立大会,被选为副社长。同年又与丁福保等倡议成立“寿泉会”。不仅在财力上支持《泉币》杂志,而且为《泉币》双月刊撰写“所谓天监五铢之疑问”等考据文章20余篇。罗伯昭广收兼蓄,所藏古钱既丰且精,蔚为大观。40年代,他以大洋五千的高价,收购了一枚即将流散国外的“新币十一铢”。其他如《沐园四十泉拓》中之六铢、天圣铁母、绍圣背施、靖康折二、“闽永隆通宝”大铁钱,“天策府宝”鎏金铜钱等品,均为稀世珍品。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罗伯昭热爱祖国文博事业,1957年将珍藏的“新币十一铢”等全部古泉捐赠给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受到中央文化部褒奖。然好泉之心不辍,此后仍陆续搜集,并于1962年撷其精华捐赠上海博物馆,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褒奖。更为动人的是罗伯昭看到古钱商手中有一枚“壮泉四十”,正是上海博物馆缺品,他就不惜高价买进,无偿地捐献给上海博物馆。1979年,罗伯昭子女遵照先父遗嘱,将遗存的古泉币分赠给上海博物馆和家乡的四川博物馆。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4945190000121 罗伯昭旧居 民国 湖南街道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1940年丁福保、罗伯昭、张絅伯、张季量、戴葆庭、郑家相、王荫嘉等在上海法租界巨泼来斯路(Dupleix,Route今安福路7号,时为罗伯昭私宅)发起"中国泉币学社",马定祥为创办人之一。

中国泉币学社主要成员(摄于19422月)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安福路7号罗伯昭故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