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2015-12-16 12:59:19)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图片

杂谈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东平该路为东西走向,东起岳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全长400米,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13年,当时属于越界筑路性质,以1880年法国驻沪总领事命名。次年该路就在法租界大扩展中被划入法租界。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为东平路。东平路近年列为永不拓宽64条道路之一。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东起岳阳路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弄(席家花园)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编号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

地址

XH-J-026-V

住宅

东平路1弄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号(席家花园)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清朝康熙年间,苏州东山有一户席姓人家,靠经营丝绸而成为当地最知名的富商。后来,席家后代到上海经商,他们大多从事金融业。其中,席德茂曾任上海汇丰银行买办,席德懿官至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这座1913年建造的欧式花园别墅就是席德懿的私人住宅。解放后,这栋别墅被收归国有,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办公室。1998年此房被出租并改建成酒家,根据此栋别墅的来历取名为席家花园酒家。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号(席家花园)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2号.4号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编号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

地址

XH-J-025-V

住宅

东平路2号-10号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2号
在整个1930年代里都住着奥尔森夫妇(Mr. & Mrs. A. W. Olsen)一家,男主人在上海跑马总会里担任秘书长一职。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4号
是克雷塞夫妇(Mr. & Mrs. A. Krisel),克雷塞先生是一名开业律师。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6号8号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2号、4号、6号和8号是同一款式的4幢花园住宅,合用一条弄堂,弄底处设有私家车库,南面是花园。东平路4号、6号建于1920年,法式风格花园住宅。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东侧主入口采用人字坡顶造型,设有红砖发券的半圆形采光窗,前端另建有双支托雨厦。南部二楼为内阳台,底层为券柱结构的三联拱外廊。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6号最早住的是丹麦籍的工程师克里斯汀森夫妇(Mr. & Mrs. J. H. M. Christensen),克里斯汀森在外滩大北电报公司工程保障部工作。1930年代中后期的住户是一位姓周的中国人,抗战胜利后,基督教牧师章惠民在此居住。8号在1930年代的住户是美国人比尔夫妇(Mr. & Mrs. F. P. Bills,比尔时任上海美通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0号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0号的款式与其他4幢不同,原来入口处是开在衡山路上的,门牌正好是衡山路1号,在东平路上只见有封闭的院墙。上海城建档案馆施工图纸显示,项目名称为宝建路房产开发(Housing Development of Route Pottier),建筑设计完成于1920年7月20日,建筑师是美商克利洋行(R. A. Curry Architect),房子分南款和北款,南款就是今东平路2、4、6、8号。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0号始建于1939年,1940年完工,大昌建筑公司设计,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筒瓦屋面较为平缓,曲线形山墙,水泥拉毛墙面。南侧底层为双联拱形的券柱式门廊。二层设有宽阔的转角阳台。建筑东南角建有两层的半圆厅,其东侧有圆角阳台挑出。主体建筑北侧建有筒状楼梯厅。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10号原为福新面粉公司经理王禹卿(又名王明德)住宅。现为民居。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衡山路1号(东平路10号)

王禹卿,名尔正,清光绪五年(1879年)8月12日生,无锡城郊扬名乡青祁村人。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他的出众才能与品格精神,浓缩了近代沪上的商业繁荣史。而另一方面,王禹卿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品位同样值得推崇。1927年,来沪三十多年后,他耗资20多万元,在家乡的蠡湖旁构筑蠡园,成就一段造园佳话。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5号沿街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5号沿街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5号沿街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5号,1924年建,2005年公布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5号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图书馆,位于东平路5号,建于1924年。建筑属于欧式建筑风格花园住宅。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5号建筑属于欧式建筑风格花园住宅。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7号沿街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孔祥熙旧居:孔祥熙的旧居毗邻爱庐,位于东平路7号,这栋洋房就被称为7号楼,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西欧建筑风格。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西欧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平面略呈方形,入口处有敞开式连续券门廊,正立面为三座大拱劵构成的柱廊,中间拱劵为入口,有附墙阶梯从两侧进入门厅,复折式灰瓦屋顶开蓬式老虎窗。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是上海著名的住宅区,沿路绿化甚好,行人稀少,是上海著名的“情侣路”。著名住宅包括5号、7号,9号爱庐、11号原宋子文住宅。1949年以后上海京剧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设于此处。造型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跌檐式山墙,门窗、墙角等处以红砖砌成凸角隅石状。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上的"爱庐"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9号北门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1号,建于1921年,是宋子文的私宅,法国式的建筑注重装饰,具有对称庄重的特点。宋宅的特点是有大露天阳台,宅前有大花园,花园里有各色植物。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1号(宋子文上海别墅之二)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衡山路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6号,上海历史建筑,虽然不知道主人是哪位,但是这栋房子的设计风格很好看,红色的外墙格外醒目。三层的设计,有点欧式的风格,三段式墙面虽不对称,但格局统一。门前诺大庭院有喷泉,在以前也许这家人也是个大户人家了吧!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16号后来有网友指出,主人是陈立夫。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编号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

地址

XH-J-002-V

和平官邸

东平路16号


东平路上历史建筑
东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

严禁盗用照片一经发现,将承担后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