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路成都北路新闸路大田路平德里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1999年将新建的育才寄宿制高中迁至嘉定区马陆镇,育才初中仍留在原址山海关路445号,
育才公学旧址现作为上海市育才中学的二号教学楼使用,为典型的西式教学大楼,风格典雅、装饰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
育才公学系由英籍犹太商人嘉道理所出资创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先在凤阳路开设了育才书社。清宣统二年(1910),又在石门二路山海关路路口建造了新校舍,于民国元年(1912)迁入。学校更名为“工部局立育才公学”,归工部局管理,即今日育才中学的前身。
育才公学旧址教学楼为砖木结构,共三层,高15.8米。整幢楼坐北朝南、布局对称,平面呈“H”型,英国教学楼式建筑。上部双坡屋顶,覆盖红色机平瓦。开双坡老虎窗。白色水泥砂浆外墙。建筑中央区域为教学区,原有教室十五间,两旁为办公区域,分别设有扶梯可通二层。教学区南立面底楼有公共长廊,方便学生上下课出入,并带有砖砌的柱子。二三楼南侧长廊则有宝瓶式水泥扶栏。东、西、北立面也各设有出入口,塔斯干柱子装饰,上为圆形拱券。北立面二楼、三楼中间有女儿带。窗楣、窗檐形式多样,窗套、隅角用红砖齿形线角做了外立面装饰。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山海关路274弄1-33号平德里(南二门)现名。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山海关路274弄及280—282号 | 安顺里 | 旧式里弄 |
1926年 |
砖木二层 |
17幢 |
3530平方米 |
上海台的《新闻坊》栏目内,看到一则关于上海山海关路274弄11号“国歌诞生地,田汉故居将拆除”的消息。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山海关路264弄 | 宝兴村 | 旧式里弄 |
1910年 |
砖木二层 |
28幢 |
4361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成都北路825、835弄 | 燕庆里 | 旧式里弄 |
1910年 |
砖木二层 |
17幢 |
2187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成都北路879弄及867—889号 | 天宝里 | 旧式里弄 |
1880年 |
砖木二层 |
29幢 |
339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新闸路551弄507—549号 | 泳吉里 | 旧式里弄 |
1896年 |
砖木二层 |
85幢 |
710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新闸路551弄507—549号 | 泳吉里 | 旧式里弄 |
1896年 |
砖木二层 |
85幢 |
710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新闸路565弄及553—563号 | 培德北里 | 旧式里弄 |
1912年 |
砖木二层 |
73幢 |
6931平方米 |

新闸路553—563号培德北里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新闸路587弄 | 松寿里 | 旧式里弄 |
1919年 |
砖木二层 |
35幢 |
270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新闸路613弄 | 经远里 | 旧式里弄 |
1917年 |
砖木二层 |
37幢 |
2743平方米 |





大田路370号是一幢巍峨的哥特式建筑的教堂——小德勒撒教堂,以法国圣女小德勒撒的名字命名。
大田路天主堂始建于1930年10月3日,1931年10月3日举行开堂典礼。该堂是为纪念法国里泉尔圣衣院修女小德肋撒而建,故定名为“圣女小德肋撒堂”,建造开工日与开堂日也都定在其瞻礼日10月3日。该堂为罗马式建筑风格,内有宽敞的楼宇围廊,祭台上方有圆形穹窿,窗户与斗拱均呈半圆形。堂内装饰精致,石柱、地砖、灯罩等都标有纪念小德肋撒玫瑰图案的特殊标志。该堂建造经费约半数由教徒捐集,历来由中国籍司铎管理。1993年,上海教区将教堂修葺一新,重新开放。
这座西方式的建筑造在上海,除了当时中国特定的历史原因外,还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起因缘由:一种说法是因为在1927年前后,南京震旦附中有两名外籍教士被枪杀,引起了上海外籍教士的恐慌,在法籍主教姚宗礼的倡导下,向传教区主保圣女德勒撒许愿:如果教会能幸免遇难,那么就给她修一座教堂。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控制了上海政局,他们认为己如所愿,于是就选择了大田路370号的一块空地,实施起造还愿教堂。另一种说法是响应罗马教皇推行对圣女小德勒撒的敬意而建立的教堂,因此将此命名为小德勒撒。小德勒撒教堂的建造者是法籍教士慕得,历时一年左右。其中造堂的经费大部分由教友捐献,特别是圣堂内的装饰品,几乎全部是教友捐献的。有一个桂姓教友,自己一人就捐了木材600根和全堂跪凳。
小德勒撒是一个外表看来普通的修女,一生所为没有奇特出众之处。但她在小事情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刻苦修炼,自从15岁破格进入修道院以后,恪守清贫,在修道院内代人受过,毫无怨言,默默尽力地去做种种不起眼的好事,忍耐、谦逊、鞠躬尽瘁……她在人世仅仅度过了短短的24个春秋,在她死后,罗马教皇把她列为圣品,称为圣女,大力宣扬。至今,各国都有她的信徒和追随者,一些女教友也喜欢以小德勒撒的名字作为圣名,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教堂在世界各地更是不计其数。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大田路354弄及270—366号 | 培德南里 | 旧式里弄 |
1925年 |
砖木二层 |
50幢 |
3304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大田路334弄及328—332号 | 山海里 | 旧式里弄 |
1916年 |
砖木二层 |
30幢 |
6083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