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路605弄及545—675号王家厍(东)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王家厍(she)原为清朝道光年间形成的一个村落,因居民以王姓为主而得名。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军逼近上海,上海英租界向西越界修筑了静安寺路(南京西路)、卡德路(石门二路)等道路,以后又陆续增辟同孚路(石门一路)、爱文义路(北京西路)等道路。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扩展,这一带均被划属公共租界的西区。20世纪初建起多座大楼。目前,该区域西为泰兴路、北为北京西路、东为大田路、南为南京西路,以住宅为主。
地址 |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京西路605弄及545—675号 |
王家厍(东) |
花园里弄 | 1900年 |
砖木_二、三层 |
52幢 |
22723平方米 |
怀恩堂位于陕西北路375号,由美国南浸会派宣教士乐灵生创建于清宣统二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入王家厍(今北京西路605弄32号)。因场所小无法容众,民国29年,遂在西摩路(今陕西北路)375号买地建房。民国31年竣工,民国32年加建2层,翌年春落成,堂内可容纳千人以上。
王家厍(Wangjiashe) 又名王家沙。在静安区东部。大致范围:泰兴路东、北京西路南、大田路西、南京西路北之间地区。清道光年间形成村落,因居民多王姓,故名。20世纪在今石门二路两侧建起10多幢花园住宅和大量里弄房,20年代建卡德大楼、德义大楼。抗日战争时期居民猛增,遂成人口密集的集住地。现为住宅区,多新、旧式里弄房。南京西路、石门二路多商店。
后门凤阳路644弄
前一篇:北京西路静安区雕塑公园
后一篇:北京西路707弄王家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