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1191号平安大楼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南京西路1191号平安大楼位于陕西北路南京西路的西南角上,建于1925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七层。周边型公寓建筑。建筑呈凸字形半圆状。大楼建成时只有2层,1929年加了3--6层。底楼原是一家安凯地的商场,楼上则为美式公寓住宅。有记载称,所谓美式公寓,即带有多元建筑风格,且以砖砌墙立面为其主要特色。
1964年,改称平安电影院。1989年3月,改为平安艺术电影院。1991年,又改名为平安迷你电影院,设有艺术沙龙、咖啡厅等设施,并被市电影局定为“三星级”电影院,2005年平安电影院淡出上海。


公寓名称 |
建造年份 |
坐落 |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层数 |
高度 (米) |
电梯 |
供暖 |
说明 |
平安大楼 |
1925 |
南京西路1189—1213号 |
6081 |
7 |
25 |
1 |
有 |
初为2层,1929年加建3~6层 |
小说里描述的“全市唯一的一个清洁的二轮电影院,灰红暗黄二色砖砌的门面,有一种针织粗呢的温暖感”是平安戏院,就在平安大楼的底层。平安大楼是一幢8层欧式公寓,耸立在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口非常醒目,也是老上海的一个地标。小说里提到的“绿屋夫人时装店”实际是在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德义大楼的底层,小说家移花接木是理所当然的;英文招牌、印度人开的珠宝店有过;俄国人开的西伯利亚皮货行也有过。
特别是当年静安寺路1135号的西伯利亚皮皮货行,真发生过一桩大案:1939年圣诞前夕的一个中午,大汉奸丁默村被郑萍茹小姐约至此店选皮装,郑对着穿衣镜试装时,丁从镜子中发现门外有几个汉子的眼睛一直在往店里望,他自知不妙,扔下一叠现金就飞速夺门,纵身跃入汽车逃命而去,郑萍茹当然被捕,但至死未招认,据说是一位国民党的抗日女青年。真是人生如戏,也如小说,唯有那建筑总是默视着历史的沧桑变幻而不变。
平安大楼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