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航渡路540号华园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华园,原名盛氏花园,位于万航渡路540号。建于1925年。建国后为正泰橡胶厂的疗养所。
原为晚清政府邮传大臣盛宣怀第四子盛恩颐的住宅,砖木结构。园中的两层建筑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盛期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屋顶平缓,屋面铺设小青瓦,出檐较大,且檐下做木装饰。外墙立面底层设连续半圆券落地窗或深远的门廊,整体简洁而讲求比例,墙面施以灰泥,没有过多装饰。二层为平拱或半圆券窗洞。建筑平面为方形。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
4M001
|
华园
|
正泰疗养院
|
万航渡路540号
|
1923年前后
|
||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5945190000073 万航渡路540号住宅 民国 江苏路街道

上海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主要受英国乔治王朝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建筑立面整齐的柱式外廊而演变成当今还在的一些建筑,如本宅所表现的维多利亚时代盛期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外墙建筑立面以连续半圆券为主要构图元素,讲求比例和简洁效果,并做到立面简洁而有秩序,墙面施以灰泥,没有什么装饰。平面为方盒子体形,简单而平缓的斜坡屋面,铺设小青瓦。二楼为平拱或券式窗框,檐口和券的线角都显示出西方正规的建筑特色。

花园在建筑东南隅,一座虹式木桥新建在小溪两侧,巨大个形卵石堆在小溪近处,远处浓郁高大的树木遮荫蔽日,营造出一片休憩空间。

盛恩颐 (1892年—1958年)江苏武进人,字泽承。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继承其父盛宣怀的家业,历任津浦铁路局局长、汉冶萍公司总经理,丰盛实业公司总经理及董事长、三新纱厂和中国通商银行经理。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设立宏济善堂,替日本运销 ,并任日本经营的华中水电公司常务董事。

盛恩颐的人生起点是相当高的——父亲是洋务实力派,老丈人是民国总理孙宝琦,自己又留学英美,母亲庄夫人又是盛府的掌门人。按说他本应该成就一番不俗的家业,但是从小被宠爱惯的盛恩颐,最终成为一个挥霍无度、奢侈成性的公子哥。

盛恩颐大把砸钱的“豪举”在上海是出了名的。上海进口的第一部奔驰轿车就是他买的。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他还把车把换成银的,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他的汽车牌照也很有
“深意”,因为他在家排行老四,所以他的汽车租界牌照是4444,中国牌照是4,这样,别人一看到他的车,就知道是盛家老四来了。

盛恩颐不仅自己挥霍,还给每个姨太太配一幢花园洋房和一部进口轿车,外加一群男仆女佣。他最牛气的时候,在跑马场养了75匹马。但和-比,这些都是小菜一碟。盛恩颐在,
场上创过的纪录,是一夜之间把北京路黄河路一带、有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整个儿输给了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这样的,
资,恐怕是一般, 徒无法想象的。

由于前面三个哥哥均不幸早逝,盛恩颐就成为盛府命根似的人物。盛宣怀也有心培养,把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的职位给了他。但是,金山银山堆里出来的盛恩颐,哪里知道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他整天黑白颠倒,昼寝夜出,不是为工作,而是为玩乐。他的儿子曾经这样形容父亲在汉冶萍总经理职位上的做派:“爹爹是躲在烟塌上,一边抽大烟一边批文件的。”

这一点,他,
桌上的朋友也有印证:“盛老四白天睡大觉,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起床。起床后一看有事要用钱,而家里的现钱又不够,怎么办呢?去银行吧,街上的银行已打烊了,那么就只好拿出盛家的老办法,反正家里有的是古董玩意儿,随便拿一件到当铺里去当掉,换出钱来,到第二天天亮银行开门,再派人去取钱,到当铺把古董赎出来。当铺几乎成了他的第二银行了,这是盛老四家的一大笑话。”到抗战胜利前,盛恩颐分到手的家业基本上就败空了。

抗战后的盛恩颐(盛宣怀四子)已非常穷困,他与李鸿章的孙子李厚甫常在街头溜达。有一次,到了襄阳公园门口,两人都想进去坐坐,结果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拿不出买门票的钱来。
盛恩颐手头本来有不少房产,但是解放后,国家实行土地国有政策,一切私人占有的土地,必须交纳高额地价税,盛家全国各地的房产,因为交不起地税,最后都折算成地价划到了公家的房产簿上,只剩下苏州留园门口的几间盛家祠堂的老房子仍属盛家。这几间没有被收,还是因为解放苏州的公干人员说:“收了人间房子,不能收人家的祖宗呀!”这四间祠堂成为盛老四晚年的栖身之处。
盛恩颐的结局很惨,1958年,盛宣怀第四子盛恩颐穷困潦倒,死在曾经是自己的宅子(留园)门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