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路上里弄建筑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西藏南路位于市区南部,跨黄浦、卢湾、南市3区。北起延安东路,现南过黄浦江隧道至浦东。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填周泾筑路,以法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名命名敏体尼荫路。民国32年(1943年)改名宁夏路。民国34年改今名。1995年西林路、三门峡路、新肇周路并入此路。沿路为住宅、有商店。西藏南路北起延安东路
西藏南路123号基督教青年会
西藏南路东侧有宁海东路,而西侧的宁海东路已成为延中绿地。
宁海东路东起山东南路,西至西藏南路。清同治二年(1863年)法租界当局越界筑路,同治四年名菜市街、宁兴街[路]。民国32年(1943年)以浙江宁海改名东宁海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多年来全路段长期为露天菜市场,90年代中期才改变了面貌。
西藏南路东侧与金陵东路相交。金陵东路东起中山东二路,西至西藏南路接金陵中路,与四川南路、江西南路、河南南路、福建南路、浙江南路、云南南路等13条路相交。清咸丰十年(1860年)始筑,因法国领事馆设此,故名领事馆路,中文译为公馆马路,俗称法大马路。民国32年(1943年)以南京古称改名金陵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多专业特色商店,东端有上海港售票大楼。 金陵中路东起西藏南路,西至黄陂南路。清同治四年(1865年)填浜筑今西藏南路至龙门路一段,为公馆马路西段。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向西延伸,以法国驻沪总领事名改名巨籁达路。民国2年(1913年)以法驻沪总领事名改名恺自迩路。民国32年以浙江临安改名临安路。民国35年以南京古称改今名。沿路多商店。
淮海东路70号
西藏南路181号光明中学创建于1886年,始名“法文书馆”是法公董局设立以教授华人法语为主的一所学校,校址在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63号)。同年2月26日开学,第一期招生100名,专授法文。夜间附设补习科一个班,专授法租界执勤各巡捕以初级法语。1911年改为“中法学堂”,由于校舍不敷使用等原因,迁移至宝昌路(今淮海中路),1913年5月15日又落户在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自建的三层校舍内。1946年更名为“中法中学”。1951年更名为“光明中学”,为私立学校。1953年改为公立,1958年被定为首批市重点中学。
寿宁路位于南市区西北部。东起人民路,西至柳林路。长184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筑,初名湘江路。光绪三十二年以原公董局董事名改名皮少耐路。民国32年(1943年)以福建寿宁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另一种说法:国民党上海市副市长及代理市长何宜武,福建寿宁县人,1945—1947年间,旧上海南市区建有福建会馆和寿宁会馆,何宜武与乡亲名流来往密切,1946年3月,他用重金买下这段路,冠以“寿宁”为路名并刻牌立碑,寿宁路名由此而来。
寿宁路西至柳林路,这里69弄为一街,71弄为二街,73弄为三街。
寿宁路73弄7~13号元聲里
元聲里三衖
寿宁路15弄1-6号树新里
原大世界经理丁永昌(黄金荣心腹)居住此弄
寿宁路39弄1-19号余康里
原三鑫公司总经理金廷荪(黄金荣心腹)旧居
浏河路4弄1-2号如意坊
西藏南路439弄4-17号新乐里南弄(西门)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方浜西路63弄1—59号 | 恒安坊 | |
1912年 | 砖木四层 | 12049平方米 |

方浜西路西藏南路恒安里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自忠路15弄 |
兴安里 |
旧式里弄 |
1927年 | 砖木二层 |
17幢 |
|

自忠路西藏南路兴安里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自忠路18弄 |
裕福里 |
新式里弄 |
1933年 | 砖木三层 |
28幢 |
5843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西藏南路356弄 | 敏慎坊 |
旧式里弄 |
1932年 | 砖木二层 |
27幢 |
3643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