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分类: 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学校设在上海市江湾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由中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张江树教授出任院长。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53年03月学校开始新建梅陇校区,占地610.2亩。1953年09月山东工学院化工系调整并入该校。1954年07月迁址梅陇,当年投入使用各类建筑约3.85万平方米。1954年09月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并入该校。至此,学校历经“七校”学科整合。1956年07月学校创办夜大学,设无机物工学和化学制药两个专业。
1956年11月学校获准首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同月,学校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1958年09月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学校首次招收工农预科。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高等教育部。
初创时建筑,屋顶融合传统木构中国风格,外立面装饰民族风格图案。
1969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学校划归上海市领导。1972年04月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08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学校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1973年01月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催化专业和上海财经学院部分教师调入该校。
华东理工大学老图书馆(档案馆)由上海工程局设计,建造于1954年11月,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84平方米,属于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以坚固耐用为特色,外墙以近代特色青砖砌筑,屋顶融合传统木构中国风格。两翼各有一幢400平方米的阅览室,中间通道,共有三层,地下有防空洞。
华东理工大学老图书馆(档案馆)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和人文价值。
现大楼冠名商学院。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4805200000284
华东理工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凌云街道
1977年12月国家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制度,学校重又开始招本科生和研究生。1978年11月为了加快培养人才步伐,经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委批准,学校与上海市化工局、卢湾区政府合办上海化工学院分院。1980年0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华东化工学院原名。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设化学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993年0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
体育馆88年12月竣工,2000年10月:学校承办第十三届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校女子乒乓球队代表中国大学生队参赛,囊括女
子单打等4枚金牌。
水塔.锅炉房.浴房,这个水塔曾经在方圆500里能见着,洗浴房曾经对外售票。水塔底沿边上图案与其他建筑一样具有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