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2013-11-22 17:19:56)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休闲

杂谈

分类: 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漕溪北路80号是中国一所教会图书馆。全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又称汇堂石室。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在徐家汇建修书室,收藏中西书籍。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后经1860年和1897年两次扩建,形成独立的两层藏书楼。早期的徐家汇藏书楼由西方教会神甫任主管。辛亥革命后才有中国人参与领导,到1949年共有3任主管,其中以徐宗泽在职时间最长(1920~1947)。他注重对中国地方志的搜集,并主持编制了徐家汇藏书楼的藏书目录──《汇堂石室书目》。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于1956年正式并入上海图书馆, 之后亚洲文会图书馆、海光图书馆、原上海租界工部局图书馆藏书也相继移入徐家汇藏书楼。今天的上海图书馆收藏旧版外文文献计56万册。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154

藏书楼

上海市图书馆

漕溪北路80

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11
徐家汇藏书楼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徐家汇街道
漕溪北路80号
2004年1月5日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的两幢建筑:北楼,即大书房,建于1897年,为两层双坡顶,砖木结构,南北立面设多个欧式壁柱尖券洋松百叶窗框,两层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内涵,上层为西文书库,布局和藏书拍架为梵蒂冈图书馆式样;其下层原为中文书库,仿照明代宁波天一阁风格;南楼,原耶稣会住院,即神甫楼,建于1867年,几经改建,于1931年固定为四层坡顶,外廊式建筑。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现址收藏自1515年至1949年出版的外文文献计32万册,文字涉及拉丁文、英文、法文、英文、德文、俄文、日文等近20个语种,内容覆盖哲学、宗教、政治、经济、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其中,1800年前出版的西洋善本中的早期中外语言对照辞典、中国经典西译版本、中国文学经典西译版本、欧洲汉学资料等最具特色。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今天的徐家汇藏书楼不仅延续着阅览服务、文献典藏等功能,还拓展了文献研发和会展旅游等功能,以满足社会对人类文化遗产——优秀历史建筑和旧版外文文献的需求。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收藏不少珍贵的中西文文献。中文文献分经、史、子、集、丛书5部,以地方志居多,此外还有碑帖、谱谍等,不乏善本。天主教、基督教书籍收藏较丰富。该馆收藏有大量手抄本。并收藏有《申报》《上海新报》《汇报》、《北华捷报》(英文)等中国近现代报纸,以及《教会新报》、《小孩月报》、《益闻录》、《花图新报》、《圣教杂志》等杂志。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该楼主要供耶稣会教士研究参考,后有改进,但也必须是教会中人或经教会中人介绍,主管同意后才可入楼阅览,而且为数甚少。1956年11月,上海市军管会征用该楼藏书、器具等,由文化局交上海图书馆整理。徐家汇藏书楼现已成为上海图书馆的一部分,称为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漕溪北路80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历史专题片《历史上的徐家汇》http://tsw.xuhui.gov.cn/infoArticle.aspx?aid=7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