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路138号复旦大学医学院一号楼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医学院路138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一号楼,建于1936年,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1949年后,国立上海医学院改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颜福庆任副院长。后改为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1936年9月底落成年上医一号楼

(图为北立面)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多层建筑,建筑体量庞大,呈“凹”形,左右对称布局,立面横向采用三段处理。底层为混凝土基座,中间二至五层为红色清水砖墙,装有汉白玉栏杆的顶层平台之上为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形式。

(图为南立面)中间为十一开间歇山顶柱体,两侧翼顶端各一四角攒尖方亭,与主体之间以廊道链接。红柱、黄色琉璃瓦,檐下加上施传统彩画图案,屋脊之上吻兽,脊兽一应俱全,颇显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特色。

但屋顶之上每开间之间的老虎窗则受上海地方建筑形式的影响。建筑基座部位入口处的几何图案与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类似,但也呈现出装饰艺术风格,而楼前巴洛克式的庭院绿化和喷水池则完全是西方园林风格。
1994年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
156 |
国立上海医学院 |
第一医科大学 |
医学院路138号 |
1927年,具有民族自尊感的颜福庆、乐文照、高镜朗、赵运文等医学界人士,决心创办一所由中国人自办自教的、为中国人服务的医学院。筹建初期,经费困难。1931年,颜庆福设法向社会筹集资金。1934年,因法租界工部局百般刁难,仅在枫林桥购地一百亩。
1935年校舍动工,1936年9月校舍落成,基础医学院各科迁入上课。觅址造校舍耗资一百万元,但政府只拨十六万元,幸得,民族资本家刘鸿生、项松茂、叶子横及史量才资助,同时,美国洛式基金会及犹太商人也提供了资金。1937年4月,举行校舍落成典礼。

颜福庆在十年动乱中受迫害含冤而死,为纪念他,原上海医科大学在校园内塑立了颜福庆雕像。






呈“凹”形,左右对称布局



医学生誓言

医学生誓言被面

南正中立面,凸出部分。







两处照片拍好分不出136号和138号,建筑外型太象了,只能去实地看特征,138号是四层,136号是五层,138号南部正中间凸出明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