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西路394号原太子公寓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建国西路394号,原为太子公寓(道斐南公寓 ),建于1935年,高层公寓住宅,由赉安洋行设计,层层出挑的水平阳台板成为建筑形体的主要特征。建筑简洁无装饰墙面,对雨水平线条的强调和局部构件如转角钢窗的运用,充分显示了现代建筑风格。
九层钢混结构,立面对称,三段式构图,中间凸出。两侧为弧形阳台,水泥砂浆粉刷外墙。原为太子公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为公安局办公大楼,现为市委机关事务局使用。
1994年例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3年8月18日公布为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四、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5处)
35
|
道斐南公寓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天平街道
|
建国西路394号
|
2003年8月18日
|
原为太子公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公安局办公大楼,现为市委机关事务局使用。
**************************************************
建国西路388号是一幢法式花园住宅,二层砖木结构,红瓦斜坡大屋面。建于1922年,占地面积285平方米,局部带有法国式建筑风格。台湾昆曲家贾馨园购置此居。
这类建筑在上海近代建筑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屋高2层,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南向有一片同面积庭院。原主人系沈姓商贾,在台湾经营糖业生意,现在房主陈氏。这种住宅的特征是孟莎式的坡屋顶、老虎窗,显得庄重严肃。注重装饰,比较多地采用石材作住宅的基础,或用石材贴面,做成仿石材隅石粉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南昌路法国总会、东平路9号“爱庐”、太原路上太原宾馆及本宅建筑。
建国西路388号,是幢欧洲现代式花园住宅,建于1928年。屋高2层,朝向南,砖木结构。20世纪30年代始,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科学的发展,住宅设计开始着重于功能与形式并重,布局的趋向自由,讲究体型上的几何权衡和立面上的虚实对比,室内注意空间分隔和墙面色彩,力求接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