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路480弄月村

标签:
文化历史杂谈图片 |
分类: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江苏路480弄月村,民国十年(1921年)左右建造,落成后全部出租。此区域内原共有楼房22幢,都是砖木混合结构欧式假三层花园洋房,每幢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总面积共11880平方米。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月村,江苏路480弄。在区境东部,宣化路、安化路之间。约建于民国10年(1921年)前后。建筑为并列式或联排式花园住宅,西板牙风格。坡屋顶,老虎窗,出檐不远。立面简洁,开窗方正,外墙为粉刷,没有过多装饰,主立面开窗宽大,有窗套和精致栏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曾为新闻界前辈俞颂华故居。
花园洋房都是水泥砂浆粉刷外墙面,清新淡雅,其余部分多为木结构,大部分保持了材质的原色,木门木窗、洋松木楼板,木楼梯,看起来更为雅致。饰以红机瓦的双坡屋面上有单坡及双歇山顶老虎窗,檐口均挑出墙面,有封檐板,出挑的檐口在月色下更显了生动。
在东南面两层处,有两根塔斯干立柱,组合成半六边形空间,整幢建筑形体丰富多变,既有欧洲古典主义的简洁,又有现代建筑形式,还融入一些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别致而丰美,宅子内部具有欧洲建筑的构件,卫生、水电设备齐全。
站在楼上下望,每户都有一所院落,可以按个人的喜好,种植自己喜爱的花草,有些人家还搭了架子,藤荫里欢声笑语,或有秋千摇椅,老人童稚,其乐融融。后月村因江苏路拓宽被拆掉一部分,尚存4320平方米。
王安忆的《长恨歌》,将上海弄堂里小儿女的情致描绘得丝丝入扣,而王琦瑶这个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更是因其传奇的一生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人物。正如王安忆所言,每一个格子间里都坐着一个王琦瑶。于是,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月村里的蒋梅英,就是王琦瑶的原型。月村之名,暂不可考,但月村之色,却是让人闭了眼,就能够在心里画出那意境的—淡雅清幽,树影扶疏,错落的墙、起伏的檐,都在月色里换了容颜,静静的伫立,与晚风做心灵的交谈,间或有夜归的人,从远远的月光下行来,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更显清幽……既名月村,想来,自是有月之皎洁,安逸的了。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