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路383号(孔祥熙上海旧居之四)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休闲杂谈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永嘉路383号,
这种风格并非英国独有,很多欧陆国家的中世纪民居中都有陡坡屋顶和半露木构架的做法。但在十九世纪欧洲大陆流行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时候,英国却流行追求中世纪田园情调的浪漫主义建筑,这种风格便更多地为英国人所偏爱。旧上海西方人住宅中便有这种倾向,英国人偏好乡村式风格,而法国人则更多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
这座建筑由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作为中国人的产业和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并非纯粹的“英国乡村式”风格,它的南北两个门廊就是西方古典做法。这种做法一般不与半露木构架的“乡村式”混用,因此这座建筑应该归类为“混合式”。
永嘉路383号的历史与上海同济大学有些渊源。同济大学创办于1907年,1912年建立了同济工学院,校址就在现在的文化广场一带,当时的工学院院长还想在学校附近建一幢教授宿舍楼。于是,在永嘉路383号,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楼落成了。
建国后很长时间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使用,这幢房里面有着当时最好的录音棚。《悲惨世界》、《佐罗》、《尼罗河上的惨案》、《追捕》、《铁面人》、《简爱》等迷倒一代人的电影就是在这里译制出来的。对那时候的观众来说,阿兰·德隆的声音就是童自荣,高仓健的声音就是毕克。这幢楼因此而显得神秘且令人遐想。如今这里成了上海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