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说给外国人听的中国往事 – 评《武侠》

(2011-07-07 19:26:41)
标签:

影评

武侠

娱乐

分类: 温酒乱批书(评论)

一流的场面、二流的演技、三流的情节。 
 
《武侠》想说的主题并不新鲜:一个想脱离江湖过平淡生活的杀手,和一个想重拾对人性信任的侦探,共同演绎的一场人生的救赎。电影结尾阿玉的一句“晚上见”,证明了这种救赎的可以期望。象《卧虎藏龙》一样,陈可辛把一个情节并不新鲜的中国故事按外国人看中国的视角演绎了一遍,吸引外国人眼球的元素一样都不少: 
-- 云南小镇的风土人情:土寨、小溪、索桥、瀑布、养在房顶上的牛、唱山歌的村民; 
-- 民国初年的特别时代:乡村祠堂的前清遗老、洋派的敬业侦探(满口四川话是亮点,后排的四川观众从头到尾都很兴奋,四川话一跃取代东北话进入春晚指日可待)、神秘的地下帮会、无能的县长警探; 
-- 莫测高深的中国武术:杀人的拳法、救人的针灸(生怕老外看不懂,还配上生理解剖图解)、骗人的假死、唬人的气功。 
从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其好奇又一知半解的外国人眼里看去,《武侠》无疑是一部集中国元素于大成的猎奇盛宴,单凭这个就能非常吸引眼球。我在意大利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时,对意大利南部小镇风情的共鸣远大于对情节的关注。人同此心吧。 
 
《武侠》的演员集中了所有能讨巧的演员:当今中国功夫的当红小生甄子丹、凭《色戒》在海外颇有些名声的汤唯、海外人气颇高的金城武。甄子丹在屋顶上、牛棚里、土楼上、大雨中的几场打戏紧凑洒脱、扣人心弦、甚至有点血腥暴力,该有的都有,程度拿捏得恰到好处,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武侠形象,而憨厚和霸气两种性格的转换很自然,甄子丹的确不是以前那个只会打打杀杀的吴下阿蒙了;汤唯虽然有点花瓶,但是该惊艳的时候惊艳(小溪里洗菜的那个回忆镜头还是比较惊艳的)、该柔情的时候柔情,配上她那张很中国的脸,代表中国传统女子,中规中矩;金城武则在电影里扮演了代表现代气质的侦探,有点神经质,既擅长中国传统针灸(老中医?),又精通分析推理(柯南?),添加了不少笑料和当代元素,不至于让《武侠》变成纯粹的古装片。 
(三个代表。。。陈可辛一定很擅长配菜,荤素搭配、色彩调匀。。。) 
 
可是说起情节,中国导演对讲故事的能力驾驭不足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杜琪峰是能讲故事的,不过港味太重,总吃一样口味的菜会厌;陈凯歌在巅峰时期是能讲故事的,《霸王别姬》虎头豹尾,回味无穷,不过从此以后故事讲完了,到了《无极》基本是无厘头;张艺谋同学是摄影出身,对色彩的演绎出类拔萃,讲故事,原谅他吧;冯小刚原来也能讲讲,后来滑到只能讲,没故事的地步,有点江郎才尽了。相比之下《武侠》的讲故事水准还是中等偏上的,特别是前半段。开场对唐龙和悍匪搏斗场景罗生门式的解析,和丝丝入扣的分析推理,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中部桥段金城武搞笑版柯南也能吸引观众情绪;等七十二地煞出场,虽然知道早晚就是那么一出,大家还是愿意饶有兴趣地等待谜底,看反派理所当然的挂掉到底是怎么挂的。一直到大结局前10分钟,虽然没有什么惊喜,总体也没有什么惊奇。直到最后,可辛同学终于真气不继,努力到大结局的那一刻实在把握不住,收不了场了,祭出一个避雷针,把大家雷得外焦里嫩(知道外焦里嫩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但是实在找不到更贴切的词了)。一直期盼甄子丹小宇宙大爆发,或者金城武的金针关键时刻让大反派半身不遂,最不济汤唯来把菜刀也可以啊,没想到金城武同学在教主的脚下插了根地线、脖子上插了根天线,直接天雷轰他丫的。无语了。。。 
 
《武侠》对人性本善的追求,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潇洒酣畅的武打,包括人与人的情感演绎(教主对唐龙小时候的回忆其实也挺感人的),本来准备强力推荐,可惜出了个避雷针,只能降级到推荐团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