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雅法兰西 之 巴黎·印象(中一)

(2009-04-20 00:13:23)
标签:

法国

巴黎

蒙娜丽莎

罗浮宫

胜利女神

汉漠拉比法典

旅游

分类: 漫行天下(游记)

去到巴黎,罗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都是必游的地方。

罗浮宫是法国文化藏品的代表,也是强盗行径的铁证(汗。。。),其藏品多为从世界各处掠夺或收买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我更喜欢佛罗伦萨Uffici美术馆的原创精神。罗浮宫实在太大,如果要细细地看,可能要几个整天,就算是我这类拿着地图只看镇馆之宝的,也是连奔带跑花了三个多小时。不知道欧洲十国游之类在罗浮宫只停一个小时的,要生就怎样一双飞毛腿。

当初贝聿铭在罗浮宫广场上造后现代的玻璃金字塔时被口水从头到脚浇了一遍,现在却觉得在中世纪宫殿广场上有这么个玻璃器皿实在是非常和谐,可见大师就是大师,经得起时间的磨砺。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罗浮宫靠着塞纳河,门口的广场常年游人如织。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欧洲的博物馆门票不贵,当时是2005年,记得是11欧元,学生票更便宜,每个月第一个周日还是免费开放。欧洲的文化教育秉承了老派传教士的派头,有就是鼓励看的,看的人越多越能把文化发扬光大,所以博物馆是公益机构,不是挣钱的。这个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是馆内售票大厅。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罗浮宫面积很大。多大?记不得了。。。这么说吧,当时在里面转悠了大半天,拿着地图像寻宝游戏一样专找镇馆宝贝级的看,也累得小腿肚子转筋了。让我们看看几个主要的镇馆之宝:

蒙娜丽莎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其实,老外旅游时和中国人是一样的,也是扎堆儿地挤来挤去专看景点。看看在《蒙娜丽莎》前有多少人。。。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胜利女神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据说这个胜利女神是为数不多的有翅膀的,希腊雅典那个没有翅膀,据说希腊人希望这样能留住胜利,但是好像也没起什么作用,该打败仗还是打败仗,看来强扭的瓜不甜。。。

维纳斯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汉漠拉比法典(不知道的请把中学世界历史课本翻出来再读一遍)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对其他藏品,本人不是专家,很老实地说,基本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阶段,特别对其中的藏画找不到感觉。罗浮宫的藏画风格大多传统,内容基本都是宗教题材,画来画去就那几个主题,对圣经不熟悉的东方人,实在很难欣赏。如果把欧洲人丢到一屋子孙悟空的屋子里,估计一样找不到感觉。这个就是文化背景吧。在海外的移民,特别是在移民传统不强烈的欧洲,融入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背景。包括在海外出生的第二代移民,问题是一样的,因为从家庭这里感受不到当地的基督教传统,在社会上这个背景差异很难弥合。相比之下,意大利佛罗伦萨Uffici美术馆的画因为有强烈的文艺复兴风格,画风活泼,写实色彩浓厚,看起来就松快许多。

罗浮宫里还有就是来自埃及的东西多。木乃伊的棺材盖实在太多,躺着放不下,站成了一排;浮雕都是整墙整墙地剥下来扛到罗浮宫。想起罗马也是满城的方尖碑,对埃及不由感叹:第一,东西实在多;第二,人很衰,什么东西都被抢走了。但是老看公元前的棺材盖,眼界则是大开了,开多了也就麻木了。

倒是里面的雕塑风格各异,颇有一些值得细细欣赏的。先贴一张,下一篇继续贴罗浮宫里的雕塑。没控制住篇幅,下一篇的编号只能是“中二”了。。。

优雅法兰西 <wbr>之 <wbr>巴黎·印象(中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