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与现代交融 -- 土耳其 之 伊斯坦布尔
标签:
蓝色清真寺东正教肚皮舞大清真寺宙斯伊斯坦布尔杂谈 |
分类: 漫行天下(游记) |
土耳其最有名的是肚皮舞,先贴两张美女图拉一下人气。
置身伊斯坦布尔,常常会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街上既能看到典型的阿拉伯黑发小伙儿,又常常瞥到欧域风情的金发美女;城市的欧洲部分满是摩登的摩天大厦,亚洲部分窄窄的小街、满街的小店又恍然把人拉回到新疆(土耳其语和维吾尔语颇有相近的地方);伊斯兰教是国教,夕阳西下满城满野的清真寺仿佛在诉说古老的传承;土耳其又是一个严格禁止宗教参政的世俗国家,青年男女的时尚打扮又在渲染着西方文化的浸染。走在伊斯坦布尔街头,霍然醒觉,有时不知身处何地、人在何时。
伊斯坦布尔扼欧亚大陆桥,城市被博斯普鲁斯海峡一隔为二,历史上是欧亚文化的重要交流通道。博斯普鲁斯的意思是“牛渡”,传说希腊神话里的主神宙斯化身为牛,驼着一个美丽的公主渡过这个海峡,因此得名。(没搞明白宙斯好好的神不做,干吗变个老牛来驼公主,但是根据希腊神话里对他的描述,这个行为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宙斯虽然身为主神,相当于中国的玉皇大帝,但是在外到处沾花惹草,还怕老婆怕得要命。希腊神话这点和中国神话是一个路子:里面的神都和凡人差不多,人有的毛病神都有。)城市的欧洲部分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当年城墙高厚,背靠海峡,陆地易守难攻,海路补给无虞,号称不可攻陷的城市。不过先被十字军折腾了一把,后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所谓辉煌终归于黄土。这个地方扼欧亚要冲,原来是东正教的发源地,后来又成为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教的中心,东西文化在此交融,才形成了如此迷人、但又让人迷离的伊斯坦布尔。
顺便说一句,现在的土耳其,其欧洲领土就是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部分,君士坦丁堡的原址,才占其总领土的3%,但是就靠这3%,人硬说自己是欧洲国家,真是一脚跨进大户门,不是地主也富农啊。
到伊斯坦布尔,首先要看的是清真寺 -- 蓝色清真寺。
因为其屋顶是蓝色的,内部又用大量的蓝色釉瓷砖装饰,整个清真寺笼罩在蓝色的幽光里,因此被称作蓝色清真寺。
清真寺前后的柱子叫望礼台,这可不是随便放的,数量表明了清真寺的规格。蓝色清真寺是六根柱子,这个规格除了麦加的大清真寺(七根,圣地的清真寺,谁也没法争)就是世界上最高的了,可见当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强大。内部的装饰华丽也是无与伦比。

奥斯曼苏丹的NB还不止于造了个仅次于圣地的大清真寺,还把东正教的重要教堂改成了清真寺。紧靠蓝色清真寺就是圣索菲亚清真寺。这个清真寺的名字还真有点别扭,圣索菲亚一般后面跟个教堂比较自然吧?没错,原来这就是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大教堂,苏丹在城外一看,真不错,打下来咱们改成清真寺。按理这几个神仙不是一路的,多少有点犯忌吧?但是人苏丹牛啊,把里面清理清理,前后竖几根杆子,改了。四根柱子,也是皇室专用的规格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翻译成大白话的意思是:只要你够NB,想干什么都是可行的。
除了这两个出名的,竖两根杆子的大众清真寺满山满野的都是。若干年后我在欧洲看教堂看到吐的时候,不禁想起了当年满眼清真寺的别样情景。
到伊斯坦布尔总得去看看海峡,看看欧亚大陆桥。
看着夕阳下的现代化大桥和古老的城堡交相辉映,也许只有在这个欧亚汇集点,才能看到如此让人神眩的时空交错吧。
p.s.忘了说土耳其肚皮舞了。肚皮舞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舞蹈时腰腹动作比较多,融合了阿拉伯风情,但又有几分吉普赛的奔放,确是别有风情。放几段视频,以后有机会去土耳其,建议一定要去看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