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参加婚礼
(2008-11-17 04:40:47)
标签:
意大利人婚礼农庄神父教堂杂谈 |
分类: 笑看欧罗巴(杂谈) |
办公室里适龄女青年比较多,最近忙着结婚的结婚,生孩子的生孩子,不分中外。对于这类人生喜事,我每每都致以衷心的祝福。但是办公室里已经有两个新鲜出炉的母亲,一个预备母亲,还有若干随时准备着的,干活的人总是一天天少下去。这类非战斗减员多了以后,被通知到此类消息总免不了心跳停上一秒。不过因祸得福,我倒是被邀请参加了两次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婚礼。原汁原味到只有我一个外国人,从头到尾没有听懂一句话。
意大利是天主教的心脏,特别是罗马,上帝的使者就在市中心住着,天主教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要看最标准的天主教婚礼,来罗马就对了。意大利人对婚姻还是非常看重,结婚和中国人一样,是件人生大事,非常隆重。程序分成两部分:教堂仪式和宴会,所有参加的人都是盛装,配上地中海的阳光和教堂,真有几分电影里看到的异国风光。
5月份我参加了一个婚礼,是在罗马近郊的一个小教堂。教堂历史很长,建筑古典,但是的确小,小到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仪式大概一个多小时,看过西方电影的应该都很熟悉: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神父祝福,介绍恋爱经过,亲友祝福,神父宣布仪式,交换戒指,亲吻新娘。在这么近的距离看婚礼,恍然有在电影中的感觉。不过时间实在有点长,5月的地中海阳光已经非常强烈,我站在一群盛装的意大利人中间,西服领带,和大家一起汗流浃背。神父在那里絮絮叨叨,周围的人听的非常开心,大家都喜气洋洋的,我也随着觉得很喜庆,间或附和着笑两声,虽然我什么都听不懂。仪式结束新人出门时,中国的新人大家要往头上撒花,意大利人是撒米,大意是祝多子多福。我拿着一小袋米和大家一起起哄,往新郎新娘头上撒,感觉主要是在祝新人胃口好,吃得下饭。我看到有家婚纱店里的照片,是直接用20公斤装的泰国大米袋拆开了往新人头上倒。。。教堂仪式结束,就是吃饭,我们去一家农庄吃晚饭,饭堂是个200多平米的大厅。门口一片大草坪,先开鸡尾酒会,大家在草地中央喝着香槟,享受夕阳的余晖,扯着闲篇儿,轻松惬意。就是蚊子太多。晚餐非常丰盛,标准的意大利餐是前餐、头道、二道、甜点,这个晚餐是2个前餐、3个头道、2个二道,基本上意大利的胃也是消受不起的,所以大家基本是吃几口就起哄、聊天,消化消化继续吃。一个晚餐3个多小时才完,然后是草地舞会。我跳了几下,跟不上意大利的集体舞,就坐下来喝酒聊天。和几个人意大利人聊到了这个农庄,才知道这个农庄也是有历史的,几百年吧。有个意大利老爹就开始介绍,那个塔楼原来是谷仓,门口那个舞台应该是大门,那个吃饭的饭堂原来可能是牲口棚。牲口棚???倒了一片。
9月份我们办公室一个意大利小美女结婚,我又去参加了一次。如果说5月份的是农场版的,这次就是海滩版的。教堂在海边的一个小山丘上,吃饭是在海滩边的悬崖上。有了上次的经验,并且教堂比较大,人人有位子坐,天气也不是那么热,我觉得自己也能很好地融入气氛,该笑的时候笑,该鼓掌的时候鼓掌,虽然还是什么都没听懂。吃饭这次改成了海鲜版,比上次的肉餐好消化些,但是时间更长了,一顿午饭从2点吃到7点。。。不过在玻璃餐厅里享受海鲜美味,晒晒地中海的阳光,看着外面的碧海银沙,还是很惬意的。
意大利人结婚,乡里乡亲的是一定要请的,然后吃饭要丰盛。怕我不习惯,办公室的同事一个劲儿解释,我说没事没事,在中国,我家乡农村里结婚,是要请宾客连吃三天三夜的。。。
回国和人聊起来,颇有人羡慕:拍电影啊。我说电影也是要买票的,第一次我交了130欧份子钱,第二次是海鲜版,贵一点,150欧。不过回头想想,能参加个意大利电影的拍摄,不贵,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