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需普及的道路交通安全救援知识

(2017-06-08 11:37:57)
标签:

道路

交通

安全

【女子过马路被撞 无人上前施救 遭二次碾压身亡】

http://weibo.com/1642088277/F6PI1kcCn?type=comment

视频配文:20174月,河南驻马店,一女子在斑马线被出租车撞飞,司机逃逸。该路口未安红绿灯,女子被撞后行人车辆减速。目击者称当时多人报警,但无人敢轻易移动女子。62秒后,一辆SUV再次碾压女子。警方称被撞者(马某)死亡,次日清晨司机张某刘某均已到案。@时间视频L时间视频的秒拍视频

    这个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令人震惊,评论中有很多人在谴责过往路人冷漠,未及时移动受害人,导致她被车辆二次碾压身亡,还有人撰写文章称“道德沦丧”云云,其实这个事件还真不能用“道德”高低来评价路人,因为第一时间报警的就是过往路人,受害女子被前车撞倒后,仰面倒地约30秒一动不动,在视频第52秒,受害人自己将头部略微抬起,说明发生第一次交通事故时,受害人脑部遭受重伤,倒地后短暂失去了知觉,此时生命体征尚存,由于第二辆车的后续碾压,不幸身亡,事实上第二辆车的车主也是事故的受害一方。

    本案,受害人因两次交通事故最终死亡涉及多个原因:

    1、视频解说中虽然称此路口没有红绿灯,但受害人穿越马路时明显行走在人行横道上,而肇事出租车司机人遇人行横道未减速慢行;

    2、出租车左前部将受害人撞翻在地,司机明知事故后肇事逃逸,将失去知觉的受害人置于车流量较大的马路上,处于危险境地;

    3、路人虽然及时报警,但对应急处置措施的知识全无;

    4、后车女司机在前车行使缓慢的情况下,未能察觉异常,遇人行横道未及时减速。

    一些简单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基本属于生活常识,例如红灯停、绿灯停、遇人行横道减速慢行等等,这里就不用多说了,笔者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上述第3条意见里,即:“路人虽然及时报警,但对应急处置措施的知识全无”。在该视频评论中,多人称受害女子第一次被撞,肇事出租车逃逸后,路人冷漠、无人施援手将女子移动到安全位置导致二次事故发生,其实这种批评是不正确的。

    如果路遇道路交通安全重大事故,作为路人,除了报警、拍照外,还可以做的就是:一、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前来勘察、调查事故原因、判定双方责任。二、对伤亡人员给予力所能及的救助。注意:这里的救助不是指将伤者移出事故现场。

    首先,保护现场。路人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如果恰好是有医学知识和经验的医护人员另当别论,作为普通人,你无法对受害人伤情作出正确判断,也不掌握移动伤员的技能,例如受害人有骨折、心脏病、脑外伤等等,对移动体位是有特殊要求的,因此,不能盲目移动施救,需要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场。即使你是专业医护人员,在交警到来前要移动受害伤者,也要先拍照、画线固定伤者在道路中间的体位和方向,移动伤员过程中不要移动路面遗落的车辆碎片或杂物的位置,这对于交警事后调查、判定事故责任很重要。

    其次,设置围挡。发生事故后,路人可以积极做的就是在一定距离之外设置路障隔离措施,让后车知晓前方发生了事故。路障可以是自行车,雨伞、人墙等等,还要有人员主动挥舞颜色鲜艳的外衣、丝巾等等提示后车注意。

    在上述这个视频里,受害人第一次被撞后,路人报警,行人、车辆减速慢行,这些做法都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没有人意识到后续车辆驾驶员不知道此处发生事故,没有形成对事发现场的有效防护措施。因为没有路障,后面的驾驶员并不清楚前方发生了什么事故以及事故位置,而受害人倒地位置恰好是马路里侧快行线内,当后车前进至较近的距离,车内的驾驶员无法注意到前方车下人体或是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刹车。本案的悲剧既不是“倒地的老太太没人扶”,也不是“倒地的老太太抢着扶”的问题,而是大多数路人还不具备交通事故处置应急措施的知识,希望本文对大家路遇特殊情况有所帮助。

李国蓓律师2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