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酉妈虎妈
酉妈虎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39
  • 关注人气:1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我的14岁的年轻人

(2019-05-17 15:08:23)
标签:

育儿

教育

母子

年轻人

分类: 酉肥
          进入初中,老师们不再叫学生boy, 改叫young man了,表扬的时候也从good boy 改成了good man 。学生喊老师也不再叫Mr /Ms 谁,因为校园大了,老师也多很多,就直接叫Sir, Ma'm。
         仪容外表的整洁度不再是妈妈们的管辖范围,校门口,火车站附近,都会有学生,老师当值检查。丢了东西,去失物招领处领,需要用硬币花钱才能买回,目的是让你长点教训。学校除了各种家长的娱乐性聚会以及周报会发信给家长,其余的信息都直接发到孩子的邮箱去了。各种课外活动的时间统统公布在学校走廊的黑板上,有事或因病请假都是学生自己写信给老师。
        中学六年是走班制,七年级还没进去前就已先考过试用来分班,从一班开始到十班,全部按照英语和数学两门成绩来分班,之后一年四个学期每两个学期调一次班。(是的,基本上十班的人不会参加高考,直接拿高中文凭去当地蓝翔了。)名次并不透明,但老师手里是有一份清晰的数据表。其他门课的班基本跟着数学英语走,也会有小差别。学生们人手一个学校发的日记本,日记本上都有下节课在哪上什么课的提示,一下课,大家就要收拾东西各奔东西,去另一个不同的教室上另一门不同的课,到了还只能在外面排着队等待老师先进教室,然后才允许学生进。
        从一个各种呵护孩子的天性,各种崇尚体育活动,各种保护孩子学术成绩隐私的小学部,突然转到这样一个只有housemaster(管从7年级到12年级所有属于这个house的人)没有班主任又是赤裸裸按成绩排班的大环境,对孩子来讲,真是一种磨练,也算是在顺应从男孩到年轻人的社会角色地位的转变吧。

      14岁,在澳洲已经可以打工啦,条件是上学期间工作不超过一天3小时,一周18小时,假期可以工作八小时/天,40小时/周。娘思忖着该让他去哪找份工练练手呢?
 
写给我的14岁的年轻人
14岁,就是走向社会的起点。 他都盼着再有两年就可以考驾照了,难以相信啊,这娃,过两年,真的是两年,就可以开车了!!

写给我的14岁的年轻人                脸上少了很多稚气,只注意到唇上一排黑漆漆的胡子。

写给我的14岁的年轻人 和弟弟还是相爱相杀的关系,让他们靠拢一点都不肯。

写给我的14岁的年轻人和娘的感情越来越好也更能聊了,前提是,娘不能唠叨。。。(爸爸缺席,回来补拍)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娘志在必得的认为他是可以上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的,当孩子幼儿园毕业时候想,嗯,哈佛不行,北大还是可以的。然后就进小学了,才读完一年级,就悲催的发现孩子将来估计最多浙大的料,然后小学毕业了,孩子最多也就宁波大学吧,我在悉尼,我想的是,嗯,悉尼大学读读就好了,还想怎样?很多家长应该都有这样的心理路程吧?当然特别开挂的除外。

去年一整年,我好象一直在有希望爬藤和根本不可能爬藤之间自作虐。特别是圣诞假走了好多美国藤校,儿子对MIT居然有了初恋般的情怀,当场信誓旦旦要考到这儿来,这更加重了娘的焦虑,虽然万般呵护着他的梦想不敢打击他。
爬藤的基础是学术成绩,按往年的比率,各学校能出去一两个差不多了,虽然也有澳洲本地人不愿出去不愿多花钱的因素在。儿子的成绩只要其中一门课到top mark,娘就欣喜万分,想入非非,事实是这样的概率只是偶尔,远没有稳坐第一第二的傲人!总的来看能呆在一班不往下降已经是天赐我也。

 很多文章都说到爬藤的孩子需要某一项特别优秀的技能或品质,最好能有国家级的奖励。回想孩子这一路铺的那么开,啥都会一些,啥都又出不了头。八级的钢琴八级的大提琴又怎样?人家演奏级的一抓一大把,更不用说已经在世界各地比赛的了。篮球打的好最多进校队,凭篮球去跟人家全国人民都在打球的国家的学生拼?开玩笑!画画吗?是的,画的很好,偶尔拿个小奖,可远没到开个人画展的地步啊,更生气的是好多地方的绘画比赛,都是孩子不喜欢的主题,比如肖像,比如风景,儿子坚称:不是会这两样才是画画,我不喜欢画这些!得,到头来,画画已进入了小弄怡情的境界。

家里有三个儿子的同学妈妈介绍他家老大一周要练15-20个小时的网球,孩子爹做陪练,每次训练或比赛都要录下儿子的动作,回家后再放慢动作分析问题在哪里,所以他才9年级,网球成绩却早已在学校的open(相当于校队吧,一般高中部才能进),他家老二拼的是乒乓球,到假期特地去中国上海集训,一回来又所向披靡。她一再劝诫我,你不能铺太开,要抓重点,努力抓一个上去。。。

好泄气的回忆过往,很后悔没有培养他走专线,当时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任何成熟的想法,如果有,刚来的那一年,就该送他去测试体能,没问题的话就该猛练篮球,如果每天练三小时,现在也该有更好的成绩吧?省队不行,IPSHA总可以进的。否则,每天三小时练琴,我不相信他拿不到音乐奖学金,再或者,每天花三小时画画,我也不信他的画进不了新洲美术馆。。。

有一天,西人妈妈邀请老大去参加她朋友的50岁大趴,还建议把大提琴带去拉一首曲子作为礼物。在那个大趴,大人们喝酒聊天的时候, 27个男孩女孩一起玩了三天两晚,大家都在活动室以及帐篷里玩闹,生日那晚全场跳舞到两点,朋友发来的录像,老大不仅拉了大提琴,还和一大帮年轻人在一起自娱自乐合唱“Bohemian Rhapsody", 孩子们有坐着的躺着的站着的,慵懒着很放松,声音却是出奇的和谐。儿子站在那,也唱的好卖力,没有一点扭捏作态,他有这样的状态我是没有想到的。

同学妈妈又打电话来喊老大假期去滑雪,我说好啊没问题,人家有点半信半疑的问他去滑过吗?滑过几次?要不要先上课?老大自信满满地说告诉她我都滑黑道的,应该不会比William差。

 同学妈妈小感慨地说:你们真花了不少心思培养孩子啊!这句话,似醍醐灌顶。当年铺的这么开的各项杂耍,好象都是有用的。他就是个业余全能!好学生里最会打球的,打球堆里最会拉琴的,拉琴堆里又是最会画画的。 今天A同学喊着去滑雪我们可以去,明天B同学说去打高尔夫,我们也能拿起杆子下个场,后天C朋友说去海边冲浪吧,可以啊,曾经一整个夏天都在玩冲浪呢,玩的好不好咱另说,对以后工作社交有没有用咱也另说,对一开始可以从容应下各种邀约的他自己来说,应该是最快乐无比的吧。宿舍是个大杂烩,儿子私交不多,就俩,娘偷偷发现这两个一个高情商一个高智商,他倒真挺会安排,心理上在高情商处得到安慰,学习上又从高智商处学到很多。厉害了我的小哥!

写给我的14岁的年轻人生日当天去他宿舍,发现这个手工作品,从木框到所有内置全是他亲手打造,他云淡风轻的说,我这个还是班里的Top Mark呢。娘一听好来劲,重复问两遍:真的呀?真的呀?忽想起上周考的物理他也是Top Mark, 本周的数学还不知道成绩但他的表情好得意,看他最近的表现,理科水平远超文科,可钢琴画画明明都是右脑的活,这是在暗示他的文科也还有上升空间么? 哎呀呀,要不要爬藤?

不不不!!!哈哈哈哈哈!

爬藤没指望,也不是此生就无望啊,或许,生活会更精彩?最喜欢某妈的名言:也不是每个哈佛毕业的将来都很顺利很出息啊!虽然大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但,儿子请记住,做一个自我丰富的年轻人,做一个“高级”的普通人,有梦想有音乐,有诗和远方,不进藤校又何妨?

 儿子,这一篇在你十二年级心情焦虑紧张备考的时候娘一定要拿出来给你看看以鼓舞士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报道芝加哥
后一篇:学校捐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