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周末。周日。消防博物馆。库克船长的小屋。
看着地图以为很远,公车乘了好几站,下来一看,其实离火车站不远。我说,这里的人们真是懒到家了,一个火车站都能劈出两个站点,前后两站20米不到。

随处可见这样的街边公园。

在这个历史很不悠久的国家,还能频繁看到这样的教堂,估计也就墨尔本了。其他城市基本都是现代建筑,偶尔这么个教堂,必有无数游客拍照。

消防大楼就在教堂的对角。墙面黑灰色的部分是正在运行的消防局。墙面土黄色那部分才是博物馆。

展示厅不大。摆放了不同年代的消防车。

这个消防车,围着它转了好几圈,怎么也弄不明白它怎么救得火。问了工作人员才明白是用烧煤球利用蒸汽压力再把水给泵出去。据说目前就剩4台这样的机器。而这台是唯一还能用的。每逢大节日,比方说女王生日,就要把它拉出去,套上真马,和其他的蒸汽机一起参加巡演。
狗都嫌的小孩。

你说他,他就这样。
这是个人文气息特别重的博物馆。个人觉得把这博物馆写成纪念馆更贴切。因为这里除了展示消防器材,更大部分的展示了历年的消防队员的勋章和救火事迹,队员组成的乐队照片,队员组成的足球队照片,队员救火的画像。
消防出来,去Cook's Cottage.穿过一大片公园的草地就到了。
拍了几次,酉肥都有经验了:妈妈,你把帽子往上一点,眼睛太暗了。
离开**小学的假期,给娘最大的感受就是还回了我一个阳光灿烂的小子。

库克船长,是第一个登上澳洲土地的老外。他的小屋,本来呆在英国。为庆祝澳洲一百年,把他的小屋拆下来再把材料运到墨尔本再原封不动造了个一模一样的。房子小的可怜。里面都转不开身,也就几张行军床,一个小厨房。真有人要去看,强烈建议不要买票进去。就连那个后花园,都比鲁迅的百草园小多了。
走着回的联邦广场。广场周围的房子,欧味还是很足的。
刚到广场,老远听到乐队的声音。循音过来,原来是一只免费演奏的老人乐队。观看的也清一色都是老人。不论是演的还是看的,热情都很高涨。时不时的,还来段爵士乐。
音乐会对面就是国家画廊的澳洲部分。本安排下周逛的,不小心撞到就先看了。这个房间的画,都在讲一个人和蛇的主题。有讲兄弟变成蛇的,有讲姐妹变蛇的,然后死了,然后又活过来了。蛇变人,人变蛇。。。看的一头雾水,酉肥也是。反正就是在讲当地土著的故事。
酉肥很兴奋的跟娘说,他看懂了。说这肯定在说田野
。娘看了一下解说,八竿子还打着了四五杆。是在说某个人在大自然里的生活轨迹。
还是这个比较好懂一点。
画像的主人公就是把所有的画买下来死了又捐给社会的人。几十年后画成了无价,后人又成立了以他命名的基金,更多的人继续他的工作,买画,再捐画。政府帮助运营。门票当然是免的。
所有的馆,包括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出门前总有一块地方让你留下手迹,提供或白纸或墙面,以及各色彩笔,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在这么花的墙上要留下自己的涂鸦,真是要花点功夫的。绿色的Justin,看得清吗?估计下个周末来的时候就全被覆盖了。
又画了个淡绿色的,估计只有他自己娘认得出来。哈哈。
又去了老地方游乐场。四时半,回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