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提醒他要记住当天发生的事,所以呢,他的回答简单很多。
娘总结一下:1.Mrs Bee 又讲了一个故事。
2.Mr Pee 召集所有1年级2年级的孩子到大客厅讲“5 WHYS”,然后让每个孩子自己找同伴,两个孩子共同完成 5
WHYS。大概的意思就是让两个孩子一起写:问题:Why A? 回答:Because B。问题:Why B? 回答:Because
C。就这么连问5个。
3.做了很多作业纸。其中数学2张,一张是各个时间打乱了让孩子剪下来按正确的时间顺序黏贴在自己本子上。另一张是看钟写时间。儿子很得意地说:妈妈,很简单地,只问你几时和几时半啦。不过居然还有人只知道时,连半都不知道。
我想到几年前曾经看过一本致中国家长的白皮书,说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去美国,老师说他美国小学里的数学基本上不用学了。
那时还半信半疑,现在眼见为实了。
说着说着,孩子居然跑题说到了昨天的体育课。昨天忘得一干二净,今天倒是想起来了。
整个体育课的内容,经过娃半天的比划,娘终于猜到是曲棍球,问他是不是:hocky
ball.果然,头点得象鸡啄米。然后又踢足球。而且是两个两个上阵对踢,娘还担心娃不懂规则,可娃怎么玩球,门清。(也是,只要是玩的,只要和球类沾边,还不都是无师自通)。
娘对学校的每一样事情都好奇。再问:你们学校除了放学的时候打铃,其余时间有没有一节课上完打铃下一节上课前打铃这样的。他连忙摇头,说没有的。只有出去玩才打铃。
娘喷笑。儿子继续:真的,玩之前10分钟是“叮”一声提前通知我们可以玩了。
十分钟到了,就“叮叮”两声,然后所有的孩子都冲出去了。他还边说边比划了一下,表示所有的孩子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草地上。
娘听了真是说不出的滋味。玩,是孩子的天性啊,学校很好的给到孩子们这个天性的条件。他们简直是在怂恿孩子去玩。这才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学校的样子啊。儿子还强调,我们可以随便在哪里玩,没有象##小学那样说:只能在这里玩,必须在这个地方玩。
再来说说他们的巨无霸书包,样子大的吓人,可里面,除了妈妈的便当盒和一个水壶,啥也没有。在学校,孩子有个固定的格子用来放书包,格子的上面一个小抽屉放老师发下来白天做的作业纸和本子。当然了,这些作业是放在教室里的,带回家的还只是妈妈的便当盒。所有的文具铅笔橡皮画笔纸张都由学校提供。开学两天我还没收到一张单子要我们家长做什么或买什么的。哦,收到了一张兴趣班广告纸,是说每周六哪哪有足球培训班,想去的请在网上报名。
我,作为一个学龄儿童的家长,作为刚做了中国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长,真的感觉到天翻地覆的差异。这里没有一个人聊起成绩、考试,似乎也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件事。家长们该干嘛干嘛。人间天堂啊,我,我,我,简直不想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