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昆明道哥
昆明道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278
  • 关注人气:43,2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卫高的感言

(2009-02-03 09:30:54)
标签:

刘卫高感言

支柱产业

产业转移

宿迁

杂谈

分类: 地产心情
客商刘卫高的感言
来源:http://www.sqdaily.c 发布日期:2004-06-25
 
 
 

  6月份,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的江苏芬那丝企业有限公司落户市经济开发区。该公司一期投资2500万美金,计划10月底部分投入生产。刘卫高,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总,同时还是浙江芬莉集团的总裁。

  刘卫高仅到宿迁考察了两天,就毅然决定前来投资兴业。让他这么快作出决定的原因,是他认为,宿迁虽然是新建市,但起点较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软环境建设,宿迁的发展环境不错。特别是在听了市委书记仇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实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后,他自言深感“振奋人心”!

  但进区20多天后,他在感谢市经济开发区、市外经委服务到位,感慨市工商局办证神速,认为这些方面与浙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同时,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不高,让他的工作没有达到理想进度,使他感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在宿迁20多天才办成这么多的事,甚至使他对自己的工作效率是不是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产生了怀疑。7月31日,当记者随“客商来投资,我们怎么办”专题大讨论督查组来到市经济开发区,与进区企业代表座谈时,他通过在宿迁生活20多天的经历而发出的一番感言,对记者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感言一:宿迁和浙江最大的差距是观念上的差距,企业早投产见效,不是能够早为地方作贡献吗?

  刘卫高说:“宿迁的上级领导都很重视招商引资企业,但到了有些部门办事速度就不是非常快,特别是有的具体办事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和浙江有差距。他们总以为现在办事情已经是很快了,已经为你们客商开了绿灯,怎么还不知道人情?怎么还有过分的要求?其实,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到任何地方投资,在企业取得效益的同时,肯定要为国家税收、地方就业和当地发展作出贡献。企业早投产,就早有产值、早有税收,不是可以早为地方作贡献吗?这些人不能错误地认为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工业突破好坏和自己没关系。”

  刘卫高认为,一些单位工作效率不高,主要是具体办事人员没有相互沟通的团队精神,办事的上下环节衔接不紧。他觉得宿迁必须用深圳的速度和发达地区的发展观念来促进办事效率的提高。“发达地区已经早走了一大步,宿迁思想观念再不转变,再不提高工作效率,怎么来缩短与发达地区的距离”?

  感言二:工业快速发展,需要一批具备一定技术的劳动者,劳动力素质不高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市经济开发区的同志向记者介绍,刘卫高的公司最近刚刚招了30名新员工。一个企业招收30多名员工并不是什么大事,值得一提的是,这30人是从300多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应聘者中挑选出来的。

  刘卫高认为,市委、市政府重视招商引资,重视工业发展,其实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要对此引起重视。工业快速发展,会带动当地就业,大家就可以就近工作,不需要远离家乡到外地打工了。但是,企业需要的是具备一定技术的劳动者,劳动力素质不高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大家要在政府的组织下,改变观念,通过培训,自觉、主动地多学习有用技术,来迎接企业的挑选,适应发展的需要。刘卫高说:“当初义乌很多小老板根本不会英语,就是在政府组织下免费参加学习,现在才能够用英语和外商交流的。”

  感言三:宿迁在外知名度不高,要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

  较高的城市知名度,有利于企业加快发展。刘卫高说,温州原先因为假冒伪劣商品多而名声在外,很多企业都不敢打“温州”这个牌子。但是,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共同努力,终于打造出崭新的城市品牌,企业又争着标明“温州产”了。

  他坦言宿迁在外的知名度不太高,建议政府能够到中央电视台这样影响广泛的媒体介绍宿迁优越的投资软环境,让国内外都能够知道宿迁、认识宿迁,对宿迁有所了解,从而提升宿迁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高宿迁的知名度。

  感言四:宿迁没有足够强的支柱产业,要呼应产业转移,培育出真正的“支柱”来。

  “宿迁培育支柱产业要结合呼应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这是刘卫高提出的观点。他介绍道,因为盛夏用电量过大,上海现在电力不够用,一些企业每天只能开工八九个小时。随着发展需要,很多产业会转移出上海,现在浙江很多地方正在做迎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基础工作,宿迁也可以抓住机遇,创造政策优势,培育纺织、食品、化工等支柱产业,实现产业优化组合。

  刘卫高以义乌的袜业为例,证明培育支柱产业的重要。当地每年袜子的销售总额达100亿,简单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国家在这一个产业上一年就可以得到多少税收了。他认为宿迁没有足够强的支柱产业,现有的所谓“支柱产业”并未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带来理想的效益。他建议,宿迁可以借鉴浙江在农村培育铺天盖地小企业的做法,因地制宜培育支柱产业。这样,既可以让千家万户农民早日致富,也便于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效率让刘卫高有些担忧企业以后的建设进度会不会变慢。但同时,看到正在开展的“客商来投资,我们怎么办”专题大讨论活动,

  看到宿迁投资环境的建设正在不断加强,他表示:“宿迁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需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我对在宿迁发展非常有信心,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宿迁!”

  (作者:王劲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