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戏台对联琐记

(2024-01-28 10:34:55)
标签:

读戏台对联琐记

分类: 文学艺术

读戏台对联琐记

 

自古戏台对联,多名人撰写。略举几例:

苏州留园戏台对联:“一部廿四史,演成今古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怀,都付与红牙檀板;百年三万场,乐此春秋佳日,酒座簪缨,歌筵丝竹,问何如绿野平原。”清人俞樾撰。

常州昭忠寺戏台对联:“谁云皮里春秋,直绘出圣贤面目,奸佞心肠,是是非非,凭半日小轮回,唤醒瞌睡汉;我亦登场傀儡,须扮就名士风流,英雄气概,磊磊落落,做一个奇角色,留与后人看。”清人李鸿章撰。

兰州五泉山戏台对联:“数十年,九曲河边听鼙鼓,唱刀环,喜头上弦歌,武乐奏完文乐起;亿万世,五泉山下扮公侯,演将相,愿眼前豪杰,后人争作古人看。”清末民初人刘尔炘撰。

以上所举,副副精彩纷呈,值得后人学习。

近年景区重建,戏台林立,亦各有对联,略举几例:

武汉汉街戏台对联:“汉韵齐奏高山流水;楚歌同吟白雪阳春。”横额“汉街大戏台”,有画蛇添足之嫌。据说万达集团重建汉街戏台时,曾为之征联,葛昌永撰写的对联幸被选中。原对联为:“汉韵声声,齐奏高山流水;楚歌阵阵,同吟白雪阳春。”对联平平,但中规中矩,尚可用。据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修改为“汉韵齐奏高山流水;楚歌同吟白雪阳春”,还请撰写者以此书写,撰写者无奈,书写后,将落款题为“葛昌永书于东湖远斋”,放弃了撰写权。王健林的修改并不高明,反而为游人留下笑谈之资。

西安易俗社戏台对联:“台子不大,往古来今,可家可国可天下;角色寻常,淡妆浓抹,有笑有泪有人生。”不知何人撰,何人书。戏台对联语言平实流畅,浅显易懂,虽不甚工整,还是不错的。

但是,我总觉得,今人还是要学学古人,将戏台对联写得再深刻些。



读戏台对联琐记
 
         读戏台对联琐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