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图书馆“虱子”何以成“硕鼠”?

(2015-08-04 21:13:17)
标签:

时评

图书

  

http://img2.myhsw.cn/2015-08-04/9c1b91e9.jpg

胡某从图书馆“拿”走进400套古籍

  窃书不能算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如今,女硕士胡某从自己工作的某著名高校图书馆陆续“拿”走近400套古籍,多为清代、民国时期的,其中不乏保存完整的极为珍贵的善本。
   
除了网上卖掉160余套,剩余238500余册被她塞进了各色塑料袋或用报纸包裹,满满当当地挤在自家大衣柜的上方空间,摞在床脚一侧的阳台地板上。(
83 日《羊城晚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则新闻不仅令人惊讶,而且更是发人深省从落马贪官的身份来看,不是“老虎”,就是苍蝇”,而胡某充其量只是个比苍蝇”还小的虱子”,还有什么资格排队挂得上号呢?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水落自然石出:图书管理员既非官也不是吏,可以说手中一点实权也没有,购书回扣红包根本沾不上边。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因在图书馆古籍整理过程中,规章制度和监督机构的漏洞,使胡某觉得有机可乘生“财”有道,不平衡心态膨胀恶性循环,以报三次职称落聘心头之恨。就这样,第一次窃书得手后更胆大妄为,此后在犯罪的泥坑中越陷越深,尽管窃书过程中家人有所觉察,曾经耐心劝阻金盆朋洗手改邪归正。遗憾的是,贪得无厌使胡某本性难移变本加厉,坠落成高校图书馆“伸手必被抓”败类。
   
  也许,图书馆管理员利用工作之便,明目张胆将公家古典书籍占为已有,并公开在网上销售贪得120万巨款,这对全国高校图书馆来说确实罕见,对“清水衙门”而言也许仅仅是个例,将其与权力寻租挂钩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其实不然,看看周围的一些现象让人毛骨悚然。比如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的车串串、医院门诊挂号的号串串,为什么他们始终能拿到号,快速办理事务,而我们却只能干眼瞪着?为什么有的医院对面的药店成了医生推荐的指定药店,每天门庭若市,这些怕都与权力的出租有着莫大的关系。不难看出,看似油水不多、权力不大的部门,只要权力不受约束,监管和制衡机制不到位,任何人都可能鬼迷心窍,蜕化变质为一只“硕鼠”。最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其实,再小的“衙门”也因为公共权力的行使,有着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的可能,而当权力可以换钱时,就会有人对“浑水”中的“鱼儿”垂涎欲滴,会想方设法将它据为己有。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透过现象看本质,这起案件再一次警示我们,权力不分大小,“衙门”不分“清浊”,只要有权力存在,管理在线,就要精心设计监督制约机制,监督不能留死角。
    
  言归正传:窃书不能算偷” 鲁迅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孔乙己,在偷书被抓狡辩时的“经典语录”。偷就是偷,一个“窃”字成不了遮羞布,更无法把自己和窃贼划清界限。窃书不能算偷”,如此迂腐、可笑的怪论,既难欺骗自己,也难欺骗别人,只能贻笑大方,给后人留下笑柄。况且,请不要任性断章取义,别拿鲁迅先生挡箭牌!昔日阿Q都与时俱进,难道我们还信老皇历?能让胡某“硕鼠”们继续为非作歹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