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基督教堂人事

(2008-12-14 02:00:36)
标签:

宗教

基督徒

基督教堂

传教士

美国

文化

    感恩节不过离开数日, Donna打两次电话来说Miss you guys(想念你们)。Pastor Doug(我们的主持牧师)也打电话来致平安。Rose留言说等我们回来…家庭般的温暖亲切自然地流露…

 

    很享受教堂内的人事关系,贴心温暖的关切,永远恰到好处,没有丝毫逾越私地的企图,舒适放松。

 

    初入教堂,人们对着陌生的我们说, 从此我们是一家人了,没有任何做作。久之,你发现,你与教会家庭的亲密度更胜于血缘家庭。中国人家庭观念强是很令人羡慕的传统。但身临其境, 体会其中是非猜忌, 表里世故和八卦善嫉有时你又会恨不能置身度外。美国的血缘家庭同样有这些琐碎。而教会家庭的和谐却超脱了这些。

 

     Pastor Doug是一堂之主,深受所有教众的喜爱。他睿智脱俗。教众参差也难免有世俗之事,但总是免俗于Pastor的处理中。比如Pastor会说,“近来有姐妹给我电话说某某姐妹需要帮助...我希望是该姐妹直接给我电话...” 如此给有苗头背地里说东家长西家短的老年人以婉转的提醒:这不是基督徒的合适方式。好鼓不用重捶,老人们马上醒悟并修正。

 

    人之为人必不完美,常会犯错,常常难免于俗,而身处基督家庭时,人们通常很敏感地迷途知返, 耳濡目染下的新信徒总是迅速成熟。

 

    教会人与人之间通常是相互关切和亲密信赖的。先生的工作需要每月飞金融大都市,或纽约或芝加哥或凤凰城…走前 Bob总告诉他放心:”I will take care of the women”(我会照顾好女人们) , 就象兄弟之间的对话。结果是我每天都会收到Bob夫妇的电话,怕我有事不声张,妻子Donna三天两头地就会找借口来家“巡查”一番(以送甜品,糖果为自然掩护),体贴得不露痕迹。同样,Bob一出远门,我就会每日里缠着Donna找节目,或逛街,或美食…Bob一回,就放“凉”她在一边…夫妻两若同时远行,就将车门房门钥匙一古脑儿给我们,以备我们不虞之需。

 

    整个教会家庭是易触及可依靠的,虽然它完全是民间组织,没有任何法定义务。记得有一次先生因耳水失衡引起眩晕入了院,Pastor  Doug闻讯很快到了,妻子Linda也一起来,马上将Jack带走安排人照看。当晚无恙回到家后,Pastor夫妇将吃完麦当劳的Jack送回家来,担心我不熟悉药店的路执意陪我去取药。第二天,知情的教会朋友都来电问候并调侃,“Bother Harold,你的水中倒立练得怎样了?“(发病前晚,他曾示范Jack如何水中倒立,医生结论那是耳水失衡的原因。)

 

    那是唯一一次经历一家之主入院,回想起来仿佛没有任何焦虑和奔波,我什么也没做,一切却井井有条。因为有教会这个家。

 

    教会里,因为爱戴,大家都希望与Pastor有亲密的私交。Pastor其实也是凡人,有自己的私好:爱玩旧式赛车。先生是专家,几千美金买辆破古董车,一有空两人就凑一块收拾,换车轴, 测引警,添空调, 兴奋得象两孩子。

 

    然而身为Pastor,常需要牺牲一下自己的私好,顾及全局:去打打他不爱的高尔夫,去赴赴他不十分愿意的宴,人们想要亲近Pastor的心完全没有世俗利益的关系,因为Pastor通常是清贫的。但因着信仰,他的典范魅力和凝聚力却是非常的。

 

    教会也如此。因为清贫,美国政府对教堂的用地和建筑是不纳税的。教堂的日常开支只是水电,维持花费不大。但教会却支撑着遣往海外的传教士(Overseas Missionary)。许多传教士资金用完后便回国来筹集,筹够后拖儿带女再飞往婓济,非洲,菲律滨,中国…(图为年青传教士一家人刚从中国回来)。这些专职的传教士,有家要养,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他们为主的意愿四处奔波, 以苦为乐,毫无担忧也毫无迟疑。母教堂与他们保持联系,随时迎他们回家调整歇息。  

美国的基督教堂人事    

 

    教会的捐赠支持着这些海外传教士。教堂的任何活动都有捐款,不记名是教堂的捐款默契。大家根据自己当下的经济状况做自愿快乐的捐赠, To give cheerfully(快乐地给予)是每次捐赠前的提醒。教堂不鼓励经济状况不好的做大额的捐赠,也不提倡有实力的捐赠显露在外(避免经济条件不好的会众因比较产生压力)。成熟的基督徒一定是默默捐赠的,他们认为那是他们与上帝之间的事与旁人无关。

 

    无论这个政府或准确地说财团控制下的政府之所做所为如何败坏着这个国家的形象,这个国家的民众总是善良而慷慨的。这里的民众口袋里的钱远没有中国富裕阶层的丰厚,但每一个基督徒却浴着上帝的爱自觉本能地尽他所能传递主的爱…如果有人对基督徒说, 我要你手里仅有的那块硬币, 那令我看到神的爱。基督徒会欣然给你的。有什么比分享上主的荣耀更令一个基督徒快乐的呢?

 

    是什么令基督徒的喜乐不合常理?是上帝的爱还是因为爱上帝?我的首页上列了四本我们中国人自己写的书,精彩无比,或许能解疑问于一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