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Pat的故事
(2008-11-14 13:32:46)
标签:
爱上帝老人文化 |
Pat是位85岁的老人,与她相识是因为台球。
小区俱乐部里有个台球室,大概因为是过了时的运动所以没有人光顾。自从第一次学玩就赢(魏伟海把所有球都先打进去,留下8号决胜球给我打,所以我赢了)。赢了就兴趣大增。早上送了Jack上校车便直奔台球室去,因此认识了每天早上到俱乐部喝咖啡的PAT。
Pat清清瘦瘦,除了有颤抖和健忘的毛病外其他状况很好:行走自如,在小区内还自己开车。Pat的丈夫George几年前去世了,到底是几年前,我始终没弄明白,因为她几分钟前做了什么都记不起,所以这样的问题我从不拿去为难她。但我知道她爱他思念他非同一般。
第一次与她聊天她说:“你结婚的时候会以为你们能一辈子相守,可其实不能。”
一句话勾起我无限的怜悯,我决定坐下来陪她,尽管与她聊天需要及大的耐心。
因为记忆力的衰退她无法继续任何话题,所有话题都只有片言只语,突兀而又乏味。我要挖掘爱情故事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但一种要看护她的感觉却如此强烈。我们一聊便是两个小时,临走依依不舍。
第二天我又去,她一如既往在那,看到我眼里放出快乐的光。找到了与PAT聊天的方法和技巧后,聊天开始有了乐趣。惊讶于她思维的敏锐,一个85岁的老太太对我每一个幽默的快速反应令我吃惊,她不时地哈哈大笑。
接着几天里,我们成了老熟人,每次见面我都对她说:“Good morning, young lady!”(早上好,年青人!),她便哈哈笑。每次告别,我给她一个拥抱,她握住我的手很坚定地:“明天见!”
台球和聊天每天就这样继续着,直到一天与小区经理太太Sharrel聊起Pat,得知原来Pat是个超级富人,先生去世后留给她几千万美元加保险。我忽地一下就有了顾虑,中国人瓜前李下的忌讳一下子冒了出来,稍作考虑,我决定避嫌,停止去俱乐部。
三天后的下午,Pat的车停在了我的房前(我们相距不过五幢房),我急急地迎出去。同来的有她的陪护Marylu。Marylu每天下午到Pat家陪她4个小时,由保险公司支付费用。Marylu是很有爱心的基督徒,Pat是有福的。
Pat想知道我是否安全健康说我很久没去俱乐部了,并邀请我一起去逛街。因为怕超过了接Jack的时间,所以没去,但答应改天俱乐部见。
接下来几天仍然没去俱乐部。周末, Pat的车又停在了家门口。这回她一个人来的。魏伟海老熟人般跟她逗笑,老人很能跟上幽默:“噢,我一直在找个跟你一样的丈夫”,魏伟海便说,“噢,我恐怕上帝造完我后就把造我的模子弄丢了。” 老人说:“是啊,上帝对George做了同样的事。”象做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一般,我们就在门外开心地信口聊。
Pat说她来想告诉我她明天愿意去我们的教堂看看。寡居后她就没去教堂了,因为她说上次是跟George一起去的。我的眼顿时有了泪。我听见圣灵在对我说,你怎么忍心抛下她,为了世俗的顾虑而忽视神的意愿?
从此我们一家人偶尔带上Pat去教堂(Pat并不常去因为她受不住热烈的场面),平时我每天都去俱乐部转一下,跟Pat打个招呼聊几分钟,哪天不见她出现,疑有意外我就会给她的陪护打个电话,提醒她早点过去看看。
我们不常提上帝。有天Pat又谈起George,说不知能否再见他,我说,一定的,信主的人都会回到主那儿,所有你爱的人都会在那儿等着迎接你一起随主去到天堂。她停住,思维很清晰地说,噢,上帝,我知道是上帝送了你来的,我确信。。。”
我确信,是上帝用爱将世人的手一个牵一个地连接起来,上帝在牵手的尽头引领我们。伸出你的手去牵下一只手或牵上伸向你的手吧,那是主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