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相识时,
我在深圳的一家外资银行过着一个顶三战斗不息的生活。在猎头的追逐中挑来捡去盼望着跳出“苦海”,跃上踹息的枝头。
在外资行王国里,摩根银行如同王子,摩根专家的头衔给了他无限的光环,令他一言一行都带上了权威的色彩,
这种专业信任感的蔓延很快影响到了我们恋爱生活的各个话题,他给我带来了许多令人愉悦的深信不疑。
最深信不疑的是关于美国人对中国女人的的欣赏与接纳。在他生动的描绘里,光临美国后的我,将得到公主般的待遇,亲属会惊诧于我的美丽,年轻人会嫉妒我的体态,朋友会欣赏我的优雅,同事会受用我的妙趣谈吐,教会的姊妹会珍视我的善良…仿佛全民盼望着我的光临…
初抵美国,一切如他所描述。会过亲戚朋友非常愉悦, 尤其圣诞节大聚会,
男士们殷勤得体,女士们亲切平和。他的同事老板也陆续见着,多有“常听老魏提及,未见面就喜欢,见了面就更喜欢”的表达。教堂的夫妇们更是轮流正式宴请,为了回请硬把我这个中餐都不会做的人逼成了西宴速成。
平日里一家三口去购物,跟哪个陌生人谁都能聊上的他总是三两句就把我推向前台:这是我妻子婷,她从中国来,这是我儿子JACK。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哪个识趣的陌生人都会在闲谈结束后赞一句:“What
a beautiful
family!”(多美的一家人啊)。就这样,在他的社交和性格光环下,我阳光无瑕的美国生活感觉延续着。家人探究:在那可有被歧视受气?若有,咱不受那气,咱回家来。于是我又是写信又是发照,再三强调:一切完美,千真万确!
直到领了驾照开始独立逛街才发现情况有变。店子的人没有了与他同逛时的殷勤,甚至收银员忘了跟我说“have
a good day”(祝你快乐!)。敢情那一贯殷勤都是冲他而来,不是对我?顿感失望。
有一次朋友帮我们留意到一处房产跟我们一起去看,那墨西哥裔的地产经纪竟低声跟朋友说,“Nice looking couple! But
for a man like that, what kind of woman he cant get here, why get
from China?”(挺漂亮一对!不过, 象他那样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娶不到, 非要到中国去找?”)
以为我的英语达不到听悄悄话的水平,
几分钟后发现我的英语比她纯正得多时,她便知道这生意谈不成了。
从此心里有了疙瘩。
有一天认真地问他并要求他认真做答:“你娶我可是因为我是中国人?”
他的回答不加思索:“
娶你是因为你是我爱的女人,跟你是哪国人无关。既不会因为你是中国女人就娶你,也不会因为你是中国女人就不娶你。”
美国社会有许多现实不完美,你不能左右也不能去强求。而他的回答他的营造和他相关的世界总是完美的,所以要留下来,为他。
相关文章:
从嫁给美国人的亚洲女孩生活说起
基督徒的情诗
主给的福全而无疏漏
为我们60年代的中国男人辩护几句
遭遇美国式种族碰撞
简单为本的美国式成功规则与家庭关系规则
美国的基督教堂人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