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球友对于职业球员都有非常的敬佩感,一句话人家职业的切球不是切个OK算啦,那都是往洞里切进的;人家职业的铁杆那叫一个精准,3号铁比咱一号木都远!这些都是不会错的,职业这个概念在任何行当都意味着一定高度的水准。随便举个例子,古代的卖油翁干了多少年了,不仅倒油精准而且分毫不差,这玩意也算个手艺活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能到职业这个界面的都是真正的高手。

第九洞的果岭起伏较大,左边有沙坑护佑,总体炮台的造型,非常有挑战性!
来到了中原大地河南徜徉在大街小巷,总是联想起电视里广告的那句话:吃了十三年了,这十三香还是那么地道,还是那个味儿!在六号洞的发球台上,小徐看到我开球的样子说了一句:您还是那个动作啊!一瞬间让我联想到了上面的那个广告。嗨。。。2010年的手打抡胳膊到了2014年依然没变抡胳膊手打,咱自己觉得动作都调整了,转身以及重心转移都注意了,但是在职业面前一伸手就露馅了,业余的就是业余的,一发力的瞬间又回到原来的老路子上了,这个说明高尔夫对于咱就是时光再倒流20年一样没戏,这个身体的旋转从根子上做不到,所以回到蓝梯上手轮只要多打一样也能见个7啊打个红字啥地,技术不说了唯手熟尔!
餐厅里吃饭看到了袁浩,这个袁大炮郑州圣安德鲁斯对他来说就是主场啊!他也曾经在这里取得过中锦赛的冠军。我跟他说还专门写过一篇博客配了他夺冠捧杯的大幅照片,期望这一次他能再一次夺冠。他很客气地说高手太多了!主场不值一提,关键的是第一要有技术,第二要有战术,第三要有良好的心态,而他前一段有伤所以这一次争取打出好成绩。美巡中国赛开放了参赛资格,很多亚洲的球手都来参赛,实力确实非凡,但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国内的球手刺激很大,大家都意识到了竞争的残酷性,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是最好的回答。
国家队的一些小伙子也出现在了这个赛场,比如李鑫阳在三亚鹿回头的中巡职业挑战赛上有精彩发挥,我和他的父亲一直在旁边观赛,这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话少但是目光坚毅;比如年龄最小的王东禹,2011年在新东海打业巡的时候他才12岁,个子不高一脸稚气,现在个子长高了一双大脚板很引人注目,记得那时候他的距离短,梯台长一些打个80出头而现在长高了长壮了,在上一站的北京清河湾美巡中国赛比赛上第二轮打出69杆晋级了;再比如珠海的业余小将陈子豪,这几站的锋芒展示了他的实力!

赛事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期待好戏开场。
练习场看到一些老的职业也在练球,比如孔维海陈定根,还有一些外国的球员,一个转身遇到了陈建,好久不见在这儿重逢了,他说光看你去四大赛看球,这一回来给兄弟们加油了!对的,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少得了观众的欢呼啊!俺就是一粉丝来摇旗呐喊的。他聊起了现在新晋球员的距离,那不是一般滴远而是相当滴远!尤其是从国外学成回来的小伙子们,一号木打得老高而且距离老远,管他什么顶风顺风,球的力量撕破空气的声音让人听了都觉得刺激!
无独有偶我也是有同感,原来咱们看见职业的弹道有爬升二次起飞觉得特牛叉,直得跟一条线一样,但是看完美巡赛的这些大腕们,不如布拉德利达斯丁-约翰逊等的一号木,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前的感觉和认识,这咱们吃了十来年的十三香给改进了吗?他们的起飞角不是奔着30度来的,而是冲着45度角往天上打,以前形容又直又远,现在改了叫又高又远!

郑州圣安德鲁斯水系发达,球道有挑战,如果有风的话难度更大。
打完了周一资格赛,共有11位中国球手获得正赛资格,其中业余的吕浩源以及大连的陈子豪都取得了通行卡,这两位也是业巡赛事的佼佼者,两位陕西球员涛涛75杆闯关成功,雷子77杆还在待定中,能否替补上还得看正赛球员的到位状态,职业球员的梦想总是一步步在磨砺中。
跟这些职业在一起你觉得他们打一号木好像不怎么费力气,动作也没有我们业余的讲究,分解都很到位,他们的动作很简洁实用,唯一区别的就是送杆和释放很完全,所以小球像出了膛的炮弹一样飞出去不远不可能,比如杨权的一号木,有谁说他距离不远?学习和感受了他们的高尔夫表现后,突然觉得打高尔夫就是简洁有力,繁文絮节多了反而打不甜。
这一次的参赛阵容里有前面夺冠的大牌球手,他们的挥杆在电视转播中看过,这一回可以近距离欣赏了,同时圣安德鲁斯相对难度大一些也让他们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水平,打虎当然得是武松了,我们球迷必定会大饱眼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