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大型的赛事要想成功必不可离开以下要素:优秀的团队;严谨的流程;外在条件的配合。对于博友赛来说这些要素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百来号人的两天综合赛事,从酒店晚宴裁判交通爱心洞设置等诸多因素以及环节一般来讲没有几个人几天艰苦的工作是无法保证质量的,但值得我们欣慰的是仅仅依靠组委会的几位热心博友远程操作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爱心和友谊是每一届博友赛的传统,印有球爱天空基金标志的小熊是大家的最爱。
有人说你们不要这么辛苦啦,可以叫赛事公司来运作吧!其实对于每一位博友来说很多人都是自己企业的负责人,每一个人到了这里也都想享受一下比赛的快乐,但对于组委会的几位博友来说这个梦想都是奢侈的,从每一届的赛事成绩看,打得都不好,三轮车常常骑。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操心,每天晚睡早起的喉咙都哑了,球怎么能打得好呢?所以如果真有赛事公司能专职做这件事情那就太好不过了。
不得不说这个设想的核心在于费用的问题,有一届赛事有专门的赛事公司找上门来,但我们看了他的报价就知道这事儿根本做不下去,原因就在于:每场赛事我们自己动手也就是几万块钱的事,赛事公司就高了很多,这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咱们是义务和奉献,人家要靠着吃饭的啊,所以不是不能请赛事公司,而是请不起。

酒店的欢迎大牌子气派有档次,也得收费啊,经过努力最终减免此项费用。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果他这个赛事公司对于博友赛的程序不了解或文化理念没有吃透,很容易就走到一般商业赛事的轨道上去。这次通过赛事的举办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了有关于博友赛的赛事风格和赛事文化的范畴,如何坚持自己的特色?如何通过程序和流程化让它不变味儿一届一届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能靠一份热情就可以做到的,要想把这个做好跟自己做企业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总结了三个因素:实力,能力和时间。
做好一届赛事的基础就是实力当然就是赛事资金的保证,不是说花的越多就会越好,而是良好的参赛资金是保障赛事质量的先决条件,这个问题不解决纵然巧妇也会为炊饭发愁呢!第二个是做事的能力也就是组织的程序和质量,博友中有的人比较严谨,有的人浪漫一些风格都不相同。比如赛事的酒店预订晚宴定位大巴的座位数字到底是定多少间酒店?多少桌宴席?几辆大巴?每一项数字的变动加起来都是一个大数目。第三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尤其在没有当地博友的地方打比赛,很多东西需要一项一项电话邮件复核确认,比如这次欢迎晚宴的地点选择,从费用考虑从地点考虑从宣传效果考虑从菜式口味考虑等四家当中选一家,你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怎么来选择呢?让大家满意是最终的结果,但是这个选择的过程却花费了无数的电话和图片,幸亏有了邮件和微信,不知传了和比较了多少张的图片最终打动我们的是酒店的三个大LED展示屏,吃饭是一个环节但不是重点,这么多的老大哥赶飞机驱车千里不是为了这顿饭,而是一年时间以来博友们的叙旧和情感的融合,如果有这个大屏幕把一届届的赛事展示出来,每个参赛博友的画面定格出来,也许连他们自己都遗忘了的博友赛花絮照片你给他在大屏幕上放出来,在大家的注目下试想一下你我都会是怎样的心情!一个情字就是博友赛的真章。
所以没有时间的保障你怎么能做出来高质量的赛事呢?

当胶印机把博友们们的参赛标贴印出的时候,谁的心头都会是暖暖的!
船长兄说了一句话让我们感动:博友赛寄托了组委会太多的社会感慨和人文情怀;也有博友说对于辛苦为大家的组委会来说提起笔来把这一幅幅动人的温馨画面记录下来就是最好的回报!博友赛不是商业赛事也不是中高协等官方的赛事,它只是一个热爱高尔夫又喜欢写文章的球友们交流的平台,其实也没有更多的社会抱负,只是我们倡议的是尊重高尔夫尊重规则诚信比赛的一个视角。常有人说这网友爱吐槽爱发发议论等,别的咱也管不了,只要咱们自己的地界一句话玩真的就成了!不说假话不干假事该咋的咋的就这么简单。
经过了五届赛事的积淀,我们已经能感觉到了博友赛对于大家的吸引力,从参加赛事的人数来说不是没有人参加而是后来在限制名额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组委会看到了这次郑州比赛的难度,不是考虑吃饭坐车的问题,而是一个球场18洞,每组4人72人的标准使得赛事处于一个良性的时间控制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家参与赛事的质量。如果参赛人员超过100人以上,有的球道就会出现两组甚至三组的等待的情况,加上差点的不同赛事又没有OK球必须推球入洞,再遇上如同思念后九那崎岖的河道,本来就要比正常的4个半小时多上一个,再如此打上6到7个小时都有可能,那时候抱怨都是轻的了。赛前我们反复给大家心理按摩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工作,风尘子也是远道而来的参赛博友啊,他也想体验这些个具有挑战性的球场啊,他能舍弃自己的赛事体验给大家忙前跑后用奉献已不足以形容了。
当胶印机出来球包贴以及背心贴以后,名额的最后替补也就结束了,往郑州走的路上还接到有几个博友打来的电话询问有无替补资格?我们只能说抱歉了。原来名单公布后,后面还有很多的候补名单在等待,所以只能根据候补的时间来逐次增补,博友赛是一个大平台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没有门槛的限制,组委会不会去专门邀请谁参赛的,也不会对于热情参赛的高差点博友设置条件,只要你喜欢这个氛围,能够和我们一起享受高尔夫所带来的乐趣,你就来吧!博友赛欢迎你!

本次赛事奖品提供来自于:比音勒芬 和 NIKE GOLF(中国)
博友赛的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商业氛围的少量化,作为一个想长远发展的赛事必须有自己的主题思想。商业的只是一个花絮而已,它的出现不应该冲淡这个主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商业的是要讲回报的,你的赛事如何给商家定位和宣传,如果你做不到了他们会一届一届继续赞助吗?另外一个就是你想给他们一个长远的回报但是他们也会有商业重心的转移的,所以说只能是一个阶段的合作而已,这一点大家必须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商业的赞助我们这个博友赛还能不能够办下去这也是一个思考。从这几届的情况看一些赞助商只是提供一些物品支持,大量的赛事费用真金白银还得靠我们自己来完成,如果从大屏幕上出现赞助商名单的话,那么对于赛事提供资金保障的隐形博友们更值得尊敬。
你的比赛质量好了影响力大了,很多有爱心的公司就也会献出自己的爱心:本次博友赛第一天圣安德鲁斯爱心洞捐款11920元,第二天思念博友们爱心洞捐款7900元,比音勒芬爱心捐款11400元,NIKE
GOLF奉献球友纪念奖若干,上海优士队东队的爱心纪念奖若干。这些不仅仅是对于博友赛的支持,也是对于博友赛所倡导的高尔夫氛围的认同。

博友赛最值得称赞的就是两个环节:富有人情味的欢迎晚宴以及十八号洞果岭的掌声!
欢迎晚宴上面已经说了不仅仅是个吃饭的问题,有了这个感情的铺垫,那么第二天十八号果岭上的等待冠军组的出现就是高潮了,先打完的博友们在十八号洞周围热烈鼓掌这也是大赛的一部分啊!虽然我们的水平比不上职业,但我们也有一颗争冠军的心啊!让大家感受这类似大赛的氛围就是我们的心愿。愿这两个要素今后都会出现在每一届的博友赛中。

此情此景会永远镌刻在我们每一个参加过博友赛的朋友心中。
关于赛事的难度设置在赛场篇中已经有所阐述,赛前我们要求赛事条件能够达到近似职业赛事的果岭质量和球道标准,也拜会了两个球会的各部门负责人也开了协调会,包括距离梯台的设置旗杆的位置都有所设想,但是我们仅仅只是一场赛事而已,在那几天闷热的天气条件下,如果按我们的要求将果岭再压得快一些草再剪得短一些,我们的赛事质量一一体现出来了,有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比赛后的果岭会快速在这闷热的条件下报废,大家都打过大赛后一个月的果岭吧,那个感觉依然记忆犹新,所以我们也很能理解球会的苦衷,他们也要生存啊,所以在有球会配合我们将果岭速度调整到我们要求的标准时,我们唯有的只是感谢!
博友赛从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在大家的呵护下一届届走到了今天,没有大家的热情参与是无法想象的,但随着赛事的影响力以及赛事的风格和文化理念,更需要大家更多的组织能力,有了这个的保证,相信博友赛必将越来越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