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月21号出门到昨天回来掐指一算已经大半个月了,从海宁尖山到安吉龙王溪;从德清莫干观云到西溪悦榕庄;从绍兴鉴湖到杭州九桥,原来准备打完比赛后回家了,后来看看天气预报说西安国庆节下雨,所以动员一家老小都到杭州来了,“四中全会”可以闻闻桂花香喝喝龙井茶;俩闺女可以到杭州“认认门”,毕竟这也算第二故乡么。

以前在杭州的时候,每逢这中秋双节之日,桂花的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城市和景区,西湖边龙井山上小区院子里到处都是,我一直很疑惑这浓郁的桂花香会不会把人熏昏了?再加上一杯淡香的龙井,惬意也不过如此!对于每天生活在这样的悠然环境里的老底子杭州人来说也许是老天给的赏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记得有一回《钱江晚报》组织文坛大腕们到西湖一叙,特意应景发文,听听这些个文坛高手们如何看杭州,俺是陕西人别人的文章没注意,就关注了陕西的贾平凹,他不仅长篇写得好散文也是一绝,老贾说了:西湖游人如织东来西往行色匆匆,看景游景不亦乐乎;我却偏偏注意到了这杭州西湖的船工,有得做了划上一桨,没得人了斜躺在船上,喝一碗老酒捉几只虾儿,脸色红红夕阳里醇醉。要啥功名利禄天下伟业?潇潇洒洒过了一天快活就行,不像咱人家主家请客楼外楼里七碟子八碗推杯换盏,临了回到宾馆后心生恻然,能这时候娃他妈给下一碗酸汤面就舒坦了!哎。。。对不住主家的盛情啊!
幸福是个名词,个人的理解不同;年纪过了不惑舒坦就是主题了。年轻那阵儿不是名牌不买,标记得醒目,生怕别人不知道;现在是悄悄地舒服,logo明显了自己都觉得别扭,怕别人知道了觉得年纪大了咋还像个碎娃娃家的太缭乱。
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得就是那个小怪兽!哈哈。。。中秋前的萧山机场到达处,俩闺女隔着玻璃窗喊着“爹”然后抱着小的牵着大的,在众人的微笑中一家子欢喜地回家,老幸福啦!丫头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感觉很新鲜,可以在温暖的阳光下穿着裙子疯跑,可以在酒店的泳池中里撩水嬉戏这就够了,大人们也顾不了院子里的皓月当空,让她们能有这样快乐而且安全的时光自己也满足了。

十月二号老徐给我来电早上赶往绍兴鉴湖,方兄以及傅一推都在等候,老徐一直等我能有好的状态“冒”一个泡,可惜每次总是阴差阳错,咱这个“泡”到了这儿就是“冒”不出来。傅一推有几个月没怎么打球了,长杆不在状态,老徐不稳冲劲大,方兄的球距离不远可就是老在球道上,切推功夫一流,看他们三人打球有一特点:都是属于“猴马队”的,明光光金灿灿的杆身杆头直晃眼;方兄说了:打高尔夫为了追求距离真是狂下血本哪!杆身都说是能打得远的,结果越换距离越近!越打越安全。
鉴湖我也有好长时间没来打了,蓝梯也就6700码左右,老徐对我的期望值很高:怎么也弄一个7字头啊?7字倒是有了,不过是87杆。球场建在绍兴柯岩风景区里,环绕的湖水旁球道依势而建,拿出一号木猛抽奇了怪了没有经典的左扎右直多了去了,距离确实远了但五个下水OB徒呼奈何也。这傅一推推杆确实过硬!个人赛每次过不了他的最后一推赢不了;最后一洞五杆洞一号木开完还剩235左右到果岭虽然隔着两道水但我还是拎出了三号木。。。傅一推死活劝住了让我放一杆吧,高洞不能有闪失啊。听人劝吃饱饭,第三杆剩下56度挖起杆终于出了个彩:死鸟!一个重炮。人啊永远记住的是最好的一刻,这一瞬间抵消了前面的无可和奈何,哈哈一笑收工。

今年国庆长假八天,赶上高速免费通行,前后几天进城的出城的都绕在高速上了,城里反倒是特别的通畅,有点儿过年时候的感觉。跟家人在西湖里闲逛的时候,不得不说人家这个西湖景区免费真是一个好主意,少收了十年的门票钱,但这十年来给杭州带来多少的旅游人流啊,美景之余安居乐业好了房子也涨价了,均价全国第一估计也让当年的太守“白居易”老先生唏嘘不已吧。十年前我一直觉得杭州是最美的,风景这不错,可是十年后走遍了大江南北溜达了美英帝国,感觉不一样了:杭州虽然有特色秀美江南,但这十几年的时光里中国各地的发展都很大啊!哪一个城市自身跟自身的对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好也是相对的。
围脖上看到我的感慨,杭州的博友顾老兄给我留言打一场吧,好的!七号杭州九桥不见不散。顾兄的网名饮马咸池,博客里的文章也是写的很好,把高尔夫的过程描绘得活灵活现,终于能够一起打一场球了,他还给我约了一个对子陈先生,实力上可以磕一磕,哈哈。。。顾兄抬爱我了,虽说出身行武但部队里也分工种不同:比如说有文艺兵,还有伙头军哪!

杭州九桥这个球场我倒是有些怵的,只是每一次在不同的洞总要来一个“加七”的,这不在第三洞五杆洞
我用三号木开球然后用五号铁打了三个下水OB!绝没有随意的成分,为了缓攻我收起了三号木,就是这个距离右手稍微加了点儿里就高飞小左曲,连着歪头就走水了。更为悲了个催的是前一场五个下水已经把球消耗的不多了,唯独剩下的俩直接给“挂了”,幸好同组的朱先生三个球给我,朱先生也挺有趣的,开局一个小鸟推得真好!他说他百杆左右,我一直疑惑:一号木挺直推杆不错为何百杆呢?后来俺看明白了原来是铁杆不好,死活不上果岭也属于徒呼奈何型的。

上一回球镜对于我关于照相技术的疑虑反问我一个问题:对于一个百杆左右的人能打出不同的球的质量
吗?那么我真的要告诉球镜了:俺绝对能感觉到了这几层球的打感真是不一样的!这几个球一号木开出去呼呼地,到了关键地方突然被枪打了一样一个栽头直接下来了;铁杆里面P杆最明显,就像一杆抽到落叶上飘来飘去。
顾兄的球打得不错的,老在球道中间,朱先生一直评价他能打出不同的弹道和风格来,可惜后九跟他挂上以后打乱了他的节奏,不过看得出来那些个江湖的血风腥雨还是有来头的,如果让他调到了频道上他那化骨绵掌真不是吃素的;我的对子陈先生三十来岁,一号木有距离铁杆真不错,跟他对阵我直接下风了,他打球三年多一些,一个星期练习场练球两次,我觉得这是关键!像我们平时哪练球啊,上场边打边热身,这球哪有谱哪。他78杆打得我们落花流水,我89杆努力了。本来最后一洞两个下水我给朱先生说大波帕我包了,结果7号铁打到洞口加三,这属于“耍流氓”么,事惹大了扭头跑了,嘿嘿。。。不是咱不厚道,他们说该包的一定要包,不该包的不能包,不能坏了规矩。
打完球之后朱先生提议到周边的一个特色农庄里吃饭,说实话菜真不错!溪沟鱼烧得地道,盐水河虾鲜得美味,打球的成绩算得了什么,忘了那么多的下水球吧,吃饱喝足如同杭州的幸福人家就行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风景虽美,但难忘的是不错的球场更有知心的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