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了两天的英国公开赛的决赛阶段的比赛,晴好的天气是一大惊喜!在精彩纷纭的赛事结束后,大家都要启程了或回家或再往新的旅程,see
you in next 10
years这句话是球迷说给老板的道别语,对于有人的开心有人的失落随着如流水的生活而消失贻尽,唯独让自己更坚强一些更开心一些才是最主要的。

圣安德鲁斯镇的金士班(Kingsbarns Golf Links)是这次老球场的第一站。
早上起来习惯性的看看天气,天空灰色的云层低低的,小风穿越了整条街道,呵呵。。。这有些类似于正宗的the
open的味道了,可惜我们只是来看比赛的,无缘享用这个英格兰特色,再见!布莱克浦;再见!the open。

中间的就是泰格-伍兹的专机正在等待起飞,同样的湾流不同的感受,我们是观众他是主角。
从这里飞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仅仅需要四十分钟左右,飞机一起飞盘旋中望见皇家圣安妮莱瑟姆球场就在小镇的中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张望,在短短的旅途中一个问题是我们探讨的重心:帅哥为啥最后四洞连吃四个破击?我把书拿了出来里面有每一洞球道的详尽描述,第十六洞335码他用铁杆开球剩下百码左右怎么就吃了破击呢?一时间众说纷纭。

往圣安德鲁斯的途中看到了这样的大雨,拜托了!俺们不是the open的球员不喜欢这样的风雨啊。

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燕麦正焕发勃勃的生机,还有的就是马铃薯,对了放牧的牛羊点缀了画面。
老远看见老球场酒店有些激动,咱这是类似于“朝拜”来了,能到这个地方感受高尔夫的氛围可是不容易,俺们车都倒了好多趟,虔诚之心是必须的。

老球场酒店之一角,房间设施不错,很是舒适。

从酒店的露台望出去,远远低看见布瑞肯桥以及周边的建筑物,虽有风雨但游客打球兴致不减。
放下行囊搭车直奔老球场之旅的第一站:金士班开杆了!这个球场就在离圣安德鲁斯不远的金士班小镇上,开业于2000年时间不长,与著名的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和卡诺斯蒂一起成为了欧巡赛中的登喜路锦标赛的指定球场。

这是从会所望过去的十八号洞的果岭,临海凭风,有一番味道。
分组开球后,我和老宋以及马兄PK,高尔夫大老王说要和朱兄一起办这个中国的卡耐基!盘口谈得好不热闹。
我由于地域因素,对于林克斯的风格以及球场状态不甚了解,这次一打印象深刻!为啥第三轮老虎打得如此小心?果岭硬隆起多不做球停不住;为啥小麦的标准挥杆在这里不吃来?不是落点在果岭而是如果风大要弹跳上果岭;顶风顺风都有讲究,咱老说人家太保守,殊不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扬长避短就是主题。

这个三杆洞旗杆在右边,球童说要打右边的落点,但稍微左一些就往左边下去了。

这些守护在果岭周围远远的沙坑进去了真不好打!可需要技术了。

临海的球场风景都是漂亮的,加上层次分明的云层以及凌厉的海风就特色了。
几天没打加上看球疲劳虽然长杆还行,但推杆接连三推根本没有速度感,面临9的果岭速度还是有些头痛的。十四号洞到十七号洞四个洞合计加了6杆,84杆收场。这下子我明白了仅仅有四杆的领先还是不够的,不是说不够花,体能注意力以及策略都是一个考验!十四号洞求稳铁杆开球竟然相克。。。十五号洞切杆连着两个蛙跳。。。咱还在飞机上讨论帅哥的四破击呢!都是人,都会犯错误;只不过他是职业的,这个错误代价有点高;俺们是业余的,这个错误就是累了的表现。
撑着伞昂首走在这个林克斯的球道上,我对陪走十八洞的娃他妈说:咱不走一下确实不明白,这走一圈就有些大满贯的感受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对于昨天的比赛有一些林克斯球场新的认识。但娃他妈坚定地说了:当家的这还不简单?你想要大满贯的感觉太easy了,我回去给你租个球场,雇些民工,把球道的绳子一拉,再请些好友一人发个巡场的红箍,弄个奖杯把咱娃朝十八洞果岭一领,组织些个球童给你欢呼,这不就是你梦寐以求的“大满贯”么?咱也可以做到!何必跑这么远呢?
我。。。无语凝噎,非常非常太太太感谢啦!这。。。回去就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