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冲过高球“百慕大”?

(2012-07-12 00:14:00)
标签:

高尔夫

黄药师

赛事杂谈

魔鬼百慕大

杂谈

分类: 高尔夫

 

     百慕大三角是大西洋上一块让人难以捉摸的区域,也是发生了许多独特的以及超自然现象的地方,换句话说:这个区域出事最多!关于这个百慕大三角的成因有很多说法和流派,自从16世纪以来总有许多的匪夷所思的灾难等着芸芸大众,至今人们总不知其所解。

 

     每当我在高球场上连续出状况的时候,百慕大!这个名词就一下子杀进脑海里,在这个几洞手不听使唤脑子进了水腿灌了铅。。。反正是稀里糊涂稀里哗啦。

王伟忠的记分卡
时间:2012-07-12 00:39    地点:南戴河森林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共有3轮
第1轮
球洞 1 2 3 4 5 6 7 8 9 OUT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IN 总杆数
标准杆 4 4 4 3 5 4 5 3 4 36 5 4 4 4 3 4 4 5 3 36 72
成绩 5 5 5 3 6 5 5 5 4 43 5 4 5 4 4 6 4 6 2 40 83
距标准杆 1 1 1 0 1 1 0 2 0 7 0 0 1 0 1 2 0 1 -1 4 11
   
第2轮
球洞 1 2 3 4 5 6 7 8 9 OUT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IN 总杆数
标准杆 4 4 4 3 5 4 5 3 4 36 5 4 4 4 3 4 4 5 3 36 72
成绩 4 3 4 3 6 4 7 4 5 40 5 5 4 5 5 4 6 6 4 44 84
距标准杆 0 -1 0 0 1 0 2 1 1 4 0 1 0 1 2 0 2 1 1 8 12
   

      从以上图例中可以看出来,出事都是连续的!这里面是否有规律可言呢?

 

     我也分析过职业选手的记分卡,每次大赛记分卡直播咱总是忠实观众,所以点开逐洞成绩一定会有所心得的。前面的选手状态很稳定,仅有的破击也只是个别,随后就有一些连续的小鸟追回来;中段的选手蓝蓝的字的分布也没有规律性,间或出现;但排名靠后的选手就是一片深蓝了,总有那么三几个洞会遇到百慕大三角,不是破击就是大波,总是跳不出球场的惩罚。

 

    相信会有很多的球友和我一样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是大家没有认真总结罢了;今天提出这个概念也是期望抛砖引玉能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使我们再次在球场上拼搏时会回避或绕开以及抗风浪的能力再强一点,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来源于球场的难度洞的设计

 

       很多球场都有一个“阿门角”比如上海佘山的最后三洞,风险与回报并存;比如昆明阳光的十四十五十六三洞组合;又比如奥古斯塔的十一十二十三三个洞组合。。。设计师的意图在这里考察你的攻略以及驾驭比赛的能力,状态出色擒鹰捉鸟,状态不好峰谷盘旋。

 

    二)来源于赛事的压力以及比赛心理的应答

 

        正规的比赛有它自己的定位,不同的旗杆果岭以及球道设置保证它会通过这些去遴选出进入下一轮比赛的选手,所以在很多的晋级赛上球员的现场压力相当大,有同组选手的节奏控制,也有计分板上同场选手的良好表现的促进,更有譬如大满贯等赛事现场观众的山呼海啸,这些都不约而同地刺激球手的敏感神经,迫使他们做出相对应的攻击策略,当然结果会有不同。

 

    三)来源于体能的储备以及释放

 

        相对于业余的赛事,很多的比赛对于体能的考验是非常苛刻的,连续几天的练习以及不同的天气条件会造成球手体能的不同程度的消耗;我们可以在转播中很直观地看到有些选手在攻果岭的时候挥杆已经不流畅了;推杆已经没有那种坚毅的延伸了;在大风中大雨中球手的疲惫表情,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球手的体能状况。一个是储备的够不够;一个是释放的平不平均。太过于兴奋会大幅度消耗球手的体能,所以我们见到很多的职业在抓到小鸟的时候只是微微一笑;只有到了结束以及关口的时候他们会激情怒放;见到有些球友会把打鸟的球换一个,球童说害怕“飞了”,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给予一种冷静地心态进入下一个轮回。

 

        有了良好的体能储备,能在十八洞中平均的释放,这也许是高手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拙见,相信还有更多的细节,期望大家不吝赐教,咱们共同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