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高尔夫首页里有一条这样围脖:中锦赛连云港站报名超过160人,主办方决定星期一资格赛61人争
43个名额,结果资格赛实到45人;河南站报名超过170人,主办方决定星期一资格赛65人争34个名额,结果
实到38人。是球员报名太随意了,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求解!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来看一组数字:2010年的中锦赛很多场次的报名及参赛人数在110人左右;2011
年中锦赛的参赛人数在新的球员加盟后有了逐渐的提高,但距离144人的报名截止还有一些距离。从今年开
始中锦赛每一站的报名人数都超过144人,为了保证赛事的正常进行和保障赛事质量,主办方举行了星期一
的资格赛,但连续两届赛事出现了如上所述的情况。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从前年年底一直到去年开放职业资格以后球员的数量多了,以前考一次职业要达
到中高协所规定的杆数,有很多的球员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每一年通过的数量太少,后来根据成绩区分
为一到三年职业资格,但在某一站中锦赛还是出现了报名人数偏少的情况,不仅中高协不开心赞助商也不
满意的情况,但连续两年的职业球员数量的增多也会遇到参赛人数超编的情况,因为高尔夫职业球员也需
要更多的赛事来磨砺和提高。
在今年早些时候在中锦赛国内球员资格赛取消了以后,每一站都会出现人数超编的情况,所以高尔夫
职业新手以及排名靠后甚至没有排名的需要打资格赛。但打这个每站前的资格赛对于他们来说又要多出一
份开支,所以对于路远的没有赞助的或觉得进入正赛晋级渺茫的球手选择了退出。
不是球员的参赛态度问题,而是他们的生存现状左右着他们的想法!如果不差钱谁愿意失去这么好的
锻炼机会啊?但是用几千元的开支去这样走一回对于大部分的新晋人员来说还是相当吃力的。
去询问中高协吗?连一个报名人数都到不了参赛编制的现状来说增加高尔夫职业球员是必须的;去问中
锦赛主办方吗?这么多的新人参赛很有必要进行赛前资格赛以保证赛事质量;去问中锦赛的赞助商吗?你参
赛人员不足市场不活跃俺们的投资就是献爱心何谈回报啊!去问中国的高尔夫职业球员吗?如果一个球员不
打比赛不靠赛事的磨砺怎么会成为高手和明星呢?
一方面是先有鸡后有蛋的问题;一方面是先有蛋后孵鸡的问题;这个情况如同阴阳八卦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生生不息,让人在现实的过程中剪不断理还乱。。。
还记得去年在长沙龙湖我们拍摄的一组照片,还有在苏州新东海拍摄的一组大家“腾飞”的照片,里面
的主人公有两位已经在去年底考上了职业身份,今年四月参加了北京翡翠湖的一站volvo预选赛,但后来的
河南以及连云港都没有报名,一个方面是职业的火候还没有到位,另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参赛费用无法
落实。他们的年龄都大了,有家有口的,必须考虑现实的问题。
还有一位小伙子,同比他们年龄小一些,球技也在逐渐的提高过程中,有一些他的图片我一直留在我的
电脑中,有时间很想把它给大家分享,但考虑到一个人在成功的路上吃些苦是应该而且必须的过程,没有
严寒的苦练哪有扑鼻的芬芳啊!但今天把它们展示出来,也许明天或明年他也会成为一名高尔夫职业球员
,我们看看他就会更能理解这其中的艰辛。
有些踟蹰,有些犹豫,高尔夫的路上有你。

冬天苦练时候的一幕:36洞过后,一包方便面,一盘咸菜,一个馒头。。。

夏天苦练的一幕:这么一大碗饭也许是最惬意的时候。
2011年中国业余高尔夫锦标赛冠军以及获奖证书。

在业余赛事比赛中的一个侧面,也许他就像那高尔夫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从此后无影无踪;
也许他就像那高尔夫大海中的一条蛟龙,从此掀开高尔夫人生新的篇章。
去年的某一站赛事过后,在接到给予他的鼓励后,他发来了短信:我真的。。。非常感谢!我回了他:
把这种感谢化为前进的动力吧!用成绩来回报自己回报热心帮助你的人。后来在这次北京站的赛事中他
排名十二名。聊到帮助他的热心人,他说南山球会以及曲总给予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无疑他是幸运的!从2010年绍兴会稽山开始经过两个冬天的苦练,他就像一个丑小鸭逐渐丰满了羽翼,
有陕西队的这个集体温暖着他,有南山球会以及曲总等热心人帮助着他,有中信银行业巡赛以及希望赛
的赛事哺育着他。在和他差不多的年纪,他的兄长却没有如此的幸运:有一站延吉的中巡赛事,凭借优异
的实力以业余身份获得了参赛资格,但一路上坐火车颠沛流离,住不起旅馆打地铺啃方便面,最后以并列
第七的成绩崭露头角!后来。。。有了他在群雄相聚的汇丰赛上的64杆。
相对于这个样本,还有很多的高尔夫有志青年没有这样的条件,记得在2010年12月中山雅居乐比洞赛开
赛前,我在梯台上才见到了这位对手:小徐。他住不起指定的酒店,匆匆和给他做球童的好友清早赶到,
我当时记得很清楚他的球童手里拎着两套街边小贩冒着热气的煎饼。。。后来在一些华南的赛事中见到了
他,问他为啥不去参加一些赛事?他羞涩地笑了:距离近一些没啥参赛费用,远一些就不能去了,费用太
高啊!像我们球场有些参赛的球员,几乎做球童两三个月才能凑够一站的比赛费用啊!在我写这一篇文章
的时候他去年转了职业现正在中锦赛的赛场上打资格赛,不知道他还会不会继续拎着冒着热气的煎饼?不
知道他有没有足够的参赛费用?
每一个伟大的球星都是从业余开始的,每一个业余球员的苦练不一定会成为一位高尔夫职业球员,但如
果没有这个坚实的基础,高尔夫明星不会横空出世!一步一个台阶是必然的过程。
高尔夫这项运动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但反过来众多的商家和赞助商又需要高尔夫给他呈现出更大
的市场以及更优秀的明星和成绩;高尔夫球员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赛事来不断成长和壮大!谁先主动?如何
共赢?
不必要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大家共同努力同时进步: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球员面貌
一新苦练不已打出优异成绩;商家以及赞助商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和个人献爱心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也会出现像松山英树瑞奇福勒甚至麦克罗伊英雄式的高尔夫人物。
古人有句话:人心齐,泰山移!中国人就是有这股劲,中国高尔夫就得有这股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