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广州之后,晋见国王就是重要的内容。说句心里话,我是怀着极其虔诚的心情来到九
龙湖的,海阔天空在车上还是提醒我要多备点儿球,以防万一。我临行前在球包里塞了一整盒崭
新的392,另外拿了两条备用。
从广州出发到九龙湖,一路上的标识很清楚,这也许是亚运的一个缘故吧。车子进入球场时
,蜿蜒的小径,两排高大的荔枝树,看得出来环境很不错,现在山脚下的老场以命名为亚运场,
只对会员开放。远远望过去,坡度不是很大,依稀能感觉到去年亚运时的风采。
国王球场是后来在山顶上新开出的,十月才开始试营业,这27洞据说花了三年的时间,因为
施工量的巨大,山头对山头的,做好了的确不容易。
南方的球场做工还是比较细致的,从球会的大堂以及餐厅到出发台,石木的结构有些古朴的
风格,这也是很多球场共有的颜色基础。
接包处的小姑娘热情,我问她:听说你们球场很难,真的吗?她含笑道:如果加上今天这
么大的风,球场还是有些难度的!
等到了老林和园石滩他们,吃了饭就迫不及待地往一号洞而去,出发台前还特意给出发员
建议:我们不远千里而来,一定安排我们难一些的组合。出发员面色平静,估计这样的场面见
多了,这样的话也听多了,所以她安慰我们说:放心吧,球场每一洞都有风景!

四号洞居高临下,掌握风向和距离是第一要素。
开场之后,第一洞就面临挑战:第一杆左侧230码落球安全,右侧210码也安全,但往右有
OB桩,所以220码以外打20左右的落球区,是考验蓝梯选手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既然来打,首选的是标准蓝梯,规则执行三OB原则:见桩,过马路,进长草。
开局的几个洞也许是热身,也许是设计师让大家有个过渡和熟悉。由于进攻果岭的一杆往
往面临挺大的落差,所以打起来距离感有些出入,不过还好,我前四洞加了一杆,属于正常
发挥。而且在四号洞拿下死鸟,当时老林和海阔天空他们觉得我有可能打出8字头。
悲剧就在喜悦的背后悄然来临。
五号洞蓝梯391码,面临一个需要230码落点才能过去的一号木距离,而且是隔着一条大沟
从低往高打,国岭在左后方,加上坡度,感觉得有420码的总长。由于上一洞我抓鸟由我先
开球。
我架梯试挥,今天的风有些大,但我的一号木发挥还不错,挺直的。这连我都觉得诧异,
有十来天不打球了,能打起来我感觉挺幸运的。第一个球有点儿右直,过去了,但他们说
后面有树林,估计打穿了OB了!再打一个,往左瞄一瞄,又过去了,他们说还不好,后面
有马路,估计过路也OB了,再打一个,这个效果不错,上了球道好像往回滚了滚。。。
过去看吧,没准还能找到一个,驱车过去以后,我的心瓦凉瓦凉的。。。俺的球不是
距离不够,而是都打穿这个窄窄的球道,属于OB了!老林这时拿出他的测距仪:右侧大概
210码安全,220码就OB了;往左一些,230码的落点虽然在球道上,但往前冲一下就穿出马
路下沟了;这球得一号木240码的落点还不能带右曲;要么选小木杆210码精准落点指望粗
草绊住它。太难了!这一洞我加了7杆!

这个梯台站在这个位置开球,得盲打,看不见底下的球道;看到186号球童随风
飘逸的长发了吗?迎风打不仅仅是实力,更是运气的体现,不过山头本来就高,山上不刮
风哪儿刮风啊?
六号洞179码,面临右侧有水旗杆后面的挑战,他们的开球很有意思:有的刚上果岭,
但竟然往上滚了25码左右到旗杆;有的往左打安全,期望弹跳上果岭,奇怪的是果岭好像
速度很快。。。我用六号铁,他们说会大,我说俺这杆停球!结果挺好的一个铁杆也没停
住,出了果岭。

六号洞一景,旗杆在果岭的左后方。
为何会这样?走到果岭上我仔细看了看,细密的果岭上连一个弹痕都木有!果岭太硬了,
没有打出更多的倒旋,球根本停不住!

只有对着中间的一棵小树进攻,右面的石头后面也可以,右曲是不行的。
八号洞465码四杆洞,一号木距离不在260码以上第二杆无法进攻果岭,但如果一号木位
置不好,反正中间总有一杆是需要你冒风险的,而且它留下的收球区非常小,我感觉设计师
的想法就是你的一号木笔直而且得有距离,过度一杆后,还得精准,留给你的误差率非常低
,我觉得可能有很多球友会过不了这个考验关的。

210码的三杆洞,坡度还是大的,开放的果岭有很多旗位的选择。
大家都打得很挣扎,风向,距离,坡度以及自己的状态,不停地反复和磨砺,我前九七个
OB,他们的也不少,园石滩说了:今天这情况就是三副担架和一根拐杖,看谁躺下,看谁拄起
拐杖!
十号洞446码往下打的四杆洞,老林告诉我用三号木就行了,我很迟疑:好歹也是400多码
的长洞,而且右侧有长草区,往左一些吧!第一个直接穿了!三号木再来一个,左边好像有
马路;一号木再来一个,这个挺直,过去一看,我的心又是瓦凉瓦凉的!从发球台上卡看不
见左边的情况,如果右侧有可能的障碍区,左边就会稍微多一些缓冲,但没有,左边却都是
OB桩!这一洞我加了八杆!

在这么狭窄的球道上找落点,想一想也是苦涩的事!
十二号洞是个五杆洞,好像球童把车开错了,564码的五杆洞不是太远,但问题就在这儿
,第一杆打过去竟然要250码的落点,当然往左一些也需要230到240的落点,有些匪夷所思啊
,这哪是蓝梯?加上大风考职业也不过如此?幸运的是我用了吃奶的力气,一号木轰了过去,
可就是这个需要大力挥杆的一号木破坏了打球的节奏,造成更多的方向上的失误。
打完之后,看看梯台的颜色,好像有些黄黄的颜色,问问球童,她们的回答让我们连续
开球过不了沟的同志啼笑皆非:你们打的是金梯啊?有考验性的!有一个球童告诉我们一个
趣闻:有一个老板跟她打赌说三个球就能开过去,她回答说十个吧!结果这位老兄连着干了
十一个都没能过去。。。

这一洞考的不是第一杆,而是第二杆攻果岭,每次都得加大二十码左右的上坡
让铁杆不准大吃苦头。
让我总结难打的旗位,那就是:坡度大一些,炮台果岭,前旗位,果岭硬,前面隔
沟或水。大小拿捏不准,胜负一念间。

打大了往回切是很痛苦的;但打小了落在障碍区更郁闷。。。

这个洞是不是跟长沙青竹湖的一个五杆洞很相似:三级跳!这一洞578码。不同的是
青竹湖的左边山上可以弹回来,这个地方草刚种上,落进去了就绊住了,弹不回来。
从状态上来说,我们几个打得都不好,水平差距也放在哪儿了。该攻的距离打不出来,
该守的又不甘心,所以犹豫加上坡度方位判断的不准,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损失,烂也不该
是这个样子。
从球场的自然环境上说,在山头之间游走,风景非常秀丽,如果能忘记杆数的纠结,
畅意山水之间乃人生一大快事!限于环境的因素,有些洞的设置对于大多数蓝梯选手来
说惩罚性大了一些。
从球场的设计意图来说,果岭太硬,考验铁杆的击球质量;炮台果岭,考验球手的距
离和方位感;每一洞留下的过渡区太少,实际上重在于第一杆的距离和质量决定你有喜
跃或悲伤;一号木开球距离的硬性要求,断了很多球手的错误补偿,要么上球道,要么
下沟壑,天壤之别;所以在这个球场,好和坏差距很明显,今天和明天也很明显。
从打球感受上来说,它不属于锦标级的球场,过大的坡度职业也无法驾驭,十八洞都
得小心翼翼,一杆也不能放松;但它也是挑战自我的好地方,进攻好了,难度算啥呢?
攻不好了会带来连续的灾难,刺激!过瘾!通透!

从左到右:一根拐杖和三副担架的合影。
我今天打了十四个OB,前后各七个,是个记录;110杆被击倒,送上了担架,创了好几
年来的新高;发了围脖给大家,截止目前,有84条安慰语!
当灰太郎每次想吃小羊没有得逞的时候,它总会说:我还会回来的!
这个话我在饭桌前问了俺们担架队的队员,他们想了想:近两年不会回来了!关键是牙
口没长好。。。
俺也是这样想的!不是舔伤口,而是拼命再发育,长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