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峻】楼市调控“图穷匕见”

(2011-10-12 15:45:10)
标签:

地产

房产

房产税

房地

房地产

房价

黄峻

楼市

限购令

分类: 房地产专栏作品

     【黄峻】楼市调控“图穷匕见”

  导读:本人早在2010年底和2011年1月,就已经昭明本轮楼市调控的真实目的是个“荆轲献图---另有目的”故事,在网上可以找到我的《为何<人民日报>要重申“非打压”问题》和《密集的楼市调控背后动因揭秘》。结果,现在楼市调控表面的“献燕督亢地图”的手段已经到了尾声,终于“图穷匕见”,显现楼市调控真正的目的是---向大量增发的货币和股市“刺去致命的一击”。

      本轮的楼市调控,开始于2010年4月,有“中国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的称号,至今已经历时18个月了。  

      表面看来这就是因为国内“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太快”、“流动性泛滥”,所以管理层出台相应措施以稳定楼市,舆论很多解读为“要打压楼市”。

      那么,真是就是要打压楼价吗?

      至2010年底,本人就一直认为所谓楼市调控是“荆轲献图” 的故事,内里另有目的。在大半年前就发表过《为何<人民日报>要重申“非打压”问题》《密集的楼市调控背后动因揭秘》,文章中预言本轮调控目的是“蒸发近年大量增发的人民币”,手段是通过增加银行准备金率和打压地产股,大幅动摇股市的两大权重支柱,最终指向目标“秦王”----国内股市,调控要令国内股市大跌,直接蒸发货币。

  早在2010年央行周小川多次发表讲话,表明要“压通胀”,要用“贮水池”

      按照惯例,其“潜台词”是将大量增发的人民币“洪水”引导到“水池”中,再将其“蒸发”。本人认为“水池”是股市、收藏品市场。其中高盛就很早发函它的大客户建议全面退出国内市场的股票投资。

     本轮“密集的楼市调控”其实表面上是“荆轲献图”:为了压抑通货膨胀和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其实却是:最后“匕首”直指国内资本市场。

     如何部署的:

(1)首先是通过“设定目标”:压抑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

(2)按照国际惯例正常的压抑通货膨胀,应该是通过停止增发货币、提高利率、减税减负等手段。

     但是,这次的调控通胀和楼市,却是展现另一张“地图”:通过不断大幅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来“压”通胀,同时人民币仍然不断大量增发;调控楼市不是以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货币化补助而是大建保障房,不是减税减负降低房地产市场负担,而是增加大量新税负,甚至采用“拂汤止沸”的限购来调控。

(3)最后,当这幅宏观调控的地图到了展现至卷轴时,就“图穷匕见”,“匕首”直指国内的资本市场。

     这次的调控却不像荆轲,紧密部署后,最终成功。因为因为实物化的房地产有其实际使用价值、保值性等特性,直接打压其实“吃力不讨好”,但是,房地产行业不可否认已经是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无论我们同不同意,事实上就是如此),至2007年开始,每次打压房地产行业,都会直接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大跌,而且可以“四两拨千斤”,效果立竿见影(就一个“重庆试征收房产税”,资本市场就蒸发了过万亿人民币)。加上银行业由于不断提高准备金,那么,国内资本市场上两个“压舱石”---银行股、房地产股就会在“行政调控”下以“杠杆原理”来有效打压国内资本市场,将数量庞大的增发货币、流动性进行高效的“蒸发”,这样一举三得:“调控”了大家关心的“房价”,但又不温不火;资本市场上的货币大都属于“流动性”,蒸发了社会影响较小;以资本市场一般人不留意的方式,通过“名正言顺”打压“房价”,利用房地产业的比重来个“杠杆原理”打压资本市场,高效、隐蔽(所以说政治智慧远高于经济智慧)。

     根据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10月,沪市总市值15.55万亿、深市是7.5万亿;而在楼市调控前的2010年3月:沪市总市值:17.9万亿、深市是6.5万亿。综合考虑一年来发行的接近3万亿的新股,那么调控的结果就是令股市蒸发大约4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将2008年中央救市时投放的4万亿元完全抵消了。

现在,宏观调控、楼市调控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阶段,而且,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4万亿元抵消,意味着目的已经达到。那么,楼市的调控的“行动”严格说已经结束,当然,为了稳健的过度,估计所谓调控还是会延伸几个月时间,再慢慢放松。

本月的佛山市限购放松发文不足12小时,再次喊“暂缓”,就是楼市调控的信号弹,一方面试探社会反映,一方面通过提前“释放讯息”,希望市场有所期望,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的困局可以得到喘息,以防止2008年宏观调控的矫枉过正情况再次发生。

至于楼市走向,我认为现在已经是“建仓期”。由国务院牵头的珠海横琴建设,初步总投资1100亿,规划总面积106.46平方公里,意味着每平方公里投资10.33亿元、每平方米投资1033元建设,大家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盛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