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师C证面试资料(说课形式)18-22

(2013-11-19 11:11:50)

18、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恰当的消费?

管理金钱
活动理念阐述
执教对象:六年级

[对辅导活动的宗旨、意义的阐述]
本课辅导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良好的消费心理。并能合理的用好零花钱,克服一些由于消费不良而产生的心理偏移的问题,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之一。
活动目标阐述
[
教师目标]
1
、了解学生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2
、帮助学生合理支配零化钱,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
学生目标]
1
、了解自己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2
、学会合理的索取和支配自己的零用钱。
3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有计划地管理好金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活动难点]
制定各种收支计划,建立各种收支帐目。
[
活动构思]
本课活动涉及金钱管理,显得枯燥,活动时容易以文化课形式出现。活动时,力求生动有趣。拟用小品形式,展现出学生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和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即可,不必动手填写各类表格,课堂主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消费观和管理能力,有计划的设计和具体管理。
活动准备 1、小品《放学路上》、《我家有了小金库》。
2
、四个小组,以围座形式布置。
[
活动设计]
(一)教师导语
同学们,进入中学以后,我们自己感到长大了,你们的父母亲也感到你们长大了。今天我们幸逢盛世,大多数同学生活条件良好。因此,你的父母,在用零化钱上也给你们有了较大的自由。可是有些同学用钱合理,并且自己的小金库的钱越来越多,而有的同学,父母尽管给了好多零化钱,加上压岁钱,却不够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小品:你就能知道一、二。
(二)小品《放学路上》。
人物:小明 小王(男生)
时间:下午
地点:放学回家路上。
情景:小明下午放学铃声响后,背上书本跑出教室上场。招呼:小青,快回家!
小青:我来了。(两人一起放学回家)
小明:小青,借一点钱给我好吗?我肚子饿极了,想买一点东西吃。
小青:你曾告诉过我,你妈每天给你五块钱,早上买早饭最多用二块钱,不是还有三块钱吗?
小明:(叹气) 我中午上学时,去玩了游戏机,花去三块钱还不够呢?
小青,你妈每天给你五块钱,一个月除了双休日,二十二日算,要给你110元钱,你怎么用钱这样没有计划,还去玩游戏机?太不约10分钟
此段导语,设计意图是为整堂课作为辅垫。

通过该小品的安排,完成课本P69页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直观中得到感受,对照明白自己的消费情况和存在问题。应该了,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啊!
小明:得了得了。你到底肯不肯借,不借拉到?你借给我,明天肯定还给你?
小青:哪里去要钱?
小明:过年时,我还有压岁钱。我每天都要花压岁钱。也省得父母唠唠叨叨。你看,我脚上穿得这双名牌运动鞋,就是用压岁钱买的,要700多元呢!
小青:(咋舌) 你的消费也太过分了。这些钱如果捐给希望工程,够一个小弟弟读一年书了。今天借给你。以后,你要每月好好的计划一下用钱,而且还要节约用钱,正确用钱。
小明:好的,听你的。今后我一定改变自己乱用钱的习惯。
(一)两人搭肩下场。教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看了看了这个小品,你有什么
感受呢?你的消费习惯合理吗?如果你也象小品中的小胡一样,那我们要好好地改变一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合理消费的经验,做个精明的消费者。
(二)分三个方面,分四人小组讨论。
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让学生按表中内容,讨论作为一个学生,哪些消费是必要,
哪些消费是不应该的,并估计消费金额,讨论完毕,让组长汇报讨论情况。教师在内容加以引导。初中学生还没有劳动得来的经济来源,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从小树立节约用钱的好习惯,反对吸烟,买一些与学习相关的书籍,克服玩游戏机等坏习惯,做好好钢用在刀刃上
2
、帮助制定计划。
用同样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计划表。
讨论完毕,组长汇报。教师提问二至三个四人小组即可,并加以总结。并指出:每月的支出定下后,每天支出也要有计划,每一位学生有一个消费记录表,加强自我监督,不能前化后空。
3
、另辟情景——设立小金库讨论。
⑴小品《我家有了小金库》。
由三位学生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儿子(或女儿)小明
时间:晚饭后。
地点:小明家。
场景设计:母亲做家务(拖地板),父亲看报,小明坐在一旁做家庭作业。

母亲:孩子他爸,上个月,你在农村老家的哥哥,突然患急病,来市人民医院看病,向我们借5000元钱住院,真不好意思?我们家实在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你就怪我不肯借。
父亲:孩子他妈,我也想不到,家里这点钱也拿不出。我们俩收入合起来也有1800元多,怎么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
母亲:那我算给你听吧!全家每天吃饭开支20多元,一个月就700多元了,你每天抽烟,也要化去300多元,你单位又扣除了书报费180元,我单位给残疾人捐100元,加上三人理发,洗澡用去50多元。还有宝贝独生子每天要去5元,又100多元,有一次一下子要去20多元,说同学过生日。这个家真难当啊!
父亲:那不是每个月多300多元吗?哦,对了。你去逛街,看到一件衣服很想买,真好300多元。这样一算,钱确实所剩无几了! 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儿子:爸,妈,人家李军家,收入同我们差不多,上一个月又买彩电,又买电脑,日子好象过得比我们宽裕。我听李军同学说,他家专门有个金库,每月存入500多元。我们也应该有一个小金库。
父:那好,我们把一个月的收入、支出好好的计划一下。收入减去日常必要的开支。我也少抽几包烟。儿子你也不要老是向你妈多要钱了。留出一部分存入小金库,急用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收入1800—生活必要开支1100=存入小金库700元。
儿子:妈,照这样计划,我们家的彩电也可以旧貌变新颜了。
父、母:对,对!
(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否有不必要的消费。对于小组讨论,统一思想,目的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消费无关紧要,对个人发展有害无益。同时,通过讨论,让学生讨论需要多少零花钱是合理的。
通过小品让学生感受到要注意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提高管理金钱的自我能力。)

⑵教师引导到学生。
组织师生互动讨论。
①教师:同学们看了小品,你们有什么启发?
学生:我们也应该象一个家庭一样,有计划地设立一个小金库。
教师:怎样设立呢:小金库的钱必要时又怎样化?咱们还是
分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把讨论方案完成,供同学们分
享。
②分四人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每小组汇报毕,让其它组同学提看法,教师引导,最后加以小结,评出最佳方案,并指出小金库的正确应用,在于特别支出,如: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购买好的学习用书、较贵重的文具,希望工程捐款等等。
( 这里,主要通过设立小金库,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从心理上引导,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19、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小学心理健康课说课稿《换位思考》

一、主体的选定:

自我校“心灵小屋”开办以来,有许多学生通过书信、询问、交流等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我发现小学生成长到中年级,其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独立性增强。不仅体现在和父母的交往上,还体现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很少能过主动分担,友善相处。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小学中年级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退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心换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所以,确定“换位细考”这一活动主题既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引导,也是为他们社会性成长奠基。

二、目标的解读:

基于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交往进入一个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1、创设情景,尝试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接纳“换位思考,以心换心”的人际交往法则;

3、学会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我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环节: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对形式的趣味性相对低年级要求略低,但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点、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等。本节课,我还考虑了学生之间的交往现状这一因素,课前深入学生生活,留心观察,分层了解学生的情况,积累了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突出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懂得理解、关怀他人。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交际困难,学会交往,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2、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3、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4、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一课的:

一、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本节课上,我由一封信引发学生对类似感受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产生共鸣。听完了这封信,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我说“:同学们,相信大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烦恼,有谁想 和老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我记得其中有名学生这样说:“老师一次课上我想上厕所,但又怕耽误学习,我的身子接不自觉的左右搬动,老师看见了却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不遵守课堂纪律,当时我又委屈有难过。”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发言进一步呈现里在学校生活中与老师、与同学间的种种烦恼和内心的感受,此时倾诉自己的苦脑和传递彼此的理解关怀,就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二、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是啊,当我们感到苦恼、感到孤独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在校园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不开心的事,现在你们可以在小组中尽情的倾诉,小组的同学会非常的欢迎你们!”听了我的活,孩子们消除了心中的顾虑,敞开心扉尽情的倾诉,在进一步激发小组合作后,我请同学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你是他们,你希望身边的同学怎样做?是一句最真诚的话语、一个最有感染力的动作、还是一幅最漂亮的图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关心和理解传递给彼此,同时感受集体的温暖。”伴着大家熟悉的歌曲《朋友》,孩子们第一次真正尝试了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三、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我通过巡视监控、个别辅导、参与其中来发现典型案例,以便情感分享。在我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向我说出了心中的故事,我们彼此换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刚才我真希望有一个摄像机,把大家传的理解和关怀的动人场面拍摄下来,因为老师看到了每一位同学脸上真诚的微笑,你们到底做了什么?是什么感动着你们呢?”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我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灵活,那样的富有创造力。我记得我们班的孩子用了好多表达关怀和理解的方法:有真诚的话语、富有感情的动作、讲笑话、唱歌、亲手绘制图片、倾听心声等等。当时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并及时的做了小节:“同学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会像春天灿烂的阳光,驱散内心的阴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动作传递着无言的理解和鼓励;一幅亲手绘制的图画包含着多少关心和爱。”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纳了人际交往的法则“换位思考”。

四、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同学们,我们通过互换角色找到了彼此升上的闪光点,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你们高兴吗?”孩子们异口同声-----高兴。“那么,说一说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儿童?才能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班级、校园、社会?”带着问题,伴着歌声,孩子们在一次拥有了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联系社会,拓展到更多的人身上,使教学得到升华,真正学会了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总结出只有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20、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说课稿

                            ——让心中的船儿流进知识的海洋

主讲人:朱岳云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叫朱岳云,来自镇雄鱼洞中心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厌学”。我设计的主题是“让心中的船儿流进知识的海洋”。

一、学情分析:

本活动我是针对初中年级的学生,在研究学生反感学习、厌学的一系列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的原因后展开的一次心理辅导教育。本活动主要以角色体验,反思自己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注重学生的心理感觉,身心体验,从而唤醒学生隐性的积极情绪。

二、目标分析:

1、通过活动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自我剖析厌学的原因。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找到克服自己厌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方式

本活动我主要以课件或漫画中的小品《小燕子的学习生活》和词语接龙的方式进行开展。

四、活动过程:

本活动我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1、暖身环节:我以一个游戏­—词语接龙开始,本游戏主要是用来激发学生的活泼性,感受到知识的乐趣,调节教师中的气氛。游戏的规则是:以“学习”这个词开始,第一个学生以“学习”的“习”来组词,第二个学生以第一个学生组词的后面一个字为自己组词,依次类推一直到最后一个学生。此时让学生互相观看同桌脸上的表情。这个游戏完后,抽几个学生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2、活动情景环节:主要是以“小燕子的学习生活”的课件来展开,这个课件里讲的是小燕子的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厌学情景。主要内容是:上课铃响了,小燕子急忙的跑进教室,满头大汗,迅速坐入自己的座位,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经历。下面又通过课件里一系列的漫画来演示出小燕子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来展开。如小燕子在敲了铃才进教室后还发出感叹说自己没有迟到,刚敲铃。然而在上课中,老师问昨天布置的作业做完了没有,小燕子以昨晚家里没有电没有做来欺骗老师。在老师讲《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小燕子趴在桌子上打瞌睡,在老师的提醒下,又和周围的同学讲话,以至于在老师提问时,别的同学都答对了,只有小燕子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下课后呢,金锁响紫薇讨教不懂的问题,而小燕子跑出了教室和其他同学玩成一片。进行这样的活动情景主要是让学生从这个漫画中体验到自己的角色,从而达到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

3、小组交流环节:让学生判断本活动中小燕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在纸上写出小燕子学习过程中的四个缺点,然后再给小燕子提出一些改正缺点的方法,再写出活动中谁做的好,好在那里。写完后,同桌互相讨论彼此的方法。

4、课外延伸环节:我让几个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答案及感想。这样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克服厌学的方法,总结出自己身上的缺点,又通过学生们的总结找到改正小燕子学习中的缺点的方法及技巧来升华自己学习兴趣,从而引导自己克服厌学的情绪,达到我设计的主题。

五、总计:

通过本活动及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自觉克服厌学的情绪,达到唤醒学生隐性的积极情绪。强调认知过程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认为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所做的评价,而此评价又受个人的信念、假设观念等认知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强调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不良适应的情绪或行为。从而实现我设计的主题“让心中的船儿流进知识的海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