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主人
桃花庵内桃花艳,主人浪漫爱花灿。
卖花买酒畅快饮,醉酒花下开心眠。
宁可门前车马稀,不愿官场屈尊严。
悟透人生心情好,看淡名利笑开颜。
王海龙
《桃花庵歌》
明 ·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译文
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唐寅
天资聪颖考第一,放荡不羁风浪击。
考前宿妓受严惩,科场弊案贬为吏。
不听劝告朋友远,家庭失和妻子去。
桃花庵内称仙人,佳作众多有名气。
书画独特时人爱,诗歌性情后世喜。
孤独终老沦落人,穷困潦倒命归西。
行为失检多阴雨,有才少德社会弃。
王海龙
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庠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唐寅晚年生活十分穷困,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54岁即病逝。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放荡不羁 悲剧人生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弘治十年(1497年),唐寅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放浪形骸。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唐寅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后来苏州知府曹凤爱惜人才,苏州的名士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为唐寅求情,方志才同意“补遗”让其参加乡试。
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参加乡试时,受主考官梁储的欣赏,唐寅中应天府乡试第一。但唐寅中举后并没有收敛,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他的朋友纷纷规劝,不听,朋友断交。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后被罢黜为吏。
弘治十三年(1500年),唐寅被黜为浙藩小吏,个人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唐寅归家后夫妻失和,休。弘治十七年(1504年),唐寅靠卖文画为生,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弘治十八年(1505年),唐寅谋求建桃花庵别业。写字,绘画,吟诗。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自书《诗翰册》。十二月二日,唐寅病逝。
科场弊案
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最惨的是我们这位大才子唐伯虎,被逮入狱,大刑伺候。
唐寅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