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地球五次生命大灭绝
地球演化多磨难,沧桑巨变经常现。
火山爆发海水退,行星撞击板块断。
五次灭绝皆天灾,恐龙消失陨石患。
现在生命灭绝快,人类贪婪成祸端。
第一次大灭绝:奥陶纪
奥陶纪
时间:开始于公元前4.4亿年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原因:奥陶纪末4.4亿年前第1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生活在水体的各种无脊椎动物,这次灭绝中死去的大多数为原始海洋生物。当海水从陆地上退出,这些生活在海洋表面或靠近水面、固着在海底的生物,由于适应不了陆地生存环境而难逃死亡的噩运。
第二次大灭绝:泥盆纪大灭绝
泥盆纪
时间:公元前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原因:泥盆纪末3.65亿年前第2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许多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这次灭绝的主要是一些原始鱼类,它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很差。当海水退去,这些原始鱼类因适应不了新的环境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三次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
二叠纪
时间:公元前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
事件:导致超过96%的地球生物灭绝。
原因:二叠纪末2.5亿年前第3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海百合、腕足动物、苔藓虫组成的表生、固着生物、75%的两栖类、85%的爬行类。当海水从陆地上退出,这些被动摄食、固着海底的生物由于适应不了变化了的环境而被那些可移动、主动摄食的生物取代了。两栖类的卵和幼年期仍生活在水中,它们还不能远离水边,扩散的范围很小,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两栖类必然会走向灭亡。
第四次大灭绝:三叠纪大灭绝
三叠纪
时间:公元前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原因:三叠纪末2.05亿年前第4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海洋生物、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蕨类植物生活在水边。当海水退去,土地变得干旱,这些蕨类植物适应不了这种干旱环境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
第五次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或恐龙大灭绝
白垩纪
时间:公元前6500万年,白垩纪末期。
事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
原因:白垩纪末6500万年前第5次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裸子植物、恐龙等爬行动物、菊石等。裸子植物生长在湿润地区;恐龙生活在沼泽和浅水湖地带;翼龙生活在岸边的悬崖上。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依赖水环境生存的生物必然会遭到灭顶之灾。
星球物种灭绝的原因
关于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人们提出了灾变说、陨石说等几十种说法,但这些说法都是对一定的地质现象或某一物种进行的研究,所以还没有找到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要想找到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必须站在地球演化的高度,对五次物种大灭绝进行整体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有人认为:
46亿年前太阳因燃烧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40亿年前,由于地球逐渐冷却,岩石圈形成。39亿年前,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诞生。6亿年前,发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地球从寒武纪到白垩纪共发生了11次大的膨裂,其中5次形成了大的造山运动,每次造山运动都使海洋从大陆上退却,造成了物种的大量灭绝。这5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都与造山运动形成的时间惊人的相同,这绝不是巧合。这5次大灭绝的物种中都有海洋生物,每次都与海退、大陆面积增加、大陆架减少、海平面下降有关。这足以说明地球膨裂,形成造山运动,使海水从大陆上5次退却使物种渴死是造成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
科普: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这是现代人类真正经历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在地质史上,由于地质变化和大灾难,生物经历过5次自然大灭绝。
现在,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正在进入第六次大灭绝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