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女因何变成暴力玫瑰

(2009-01-07 09:11:41)
标签:

杂谈

    一段“成都市温江区某中学7名女生排队殴打同学”的视频近日在网上流传;在温州,一少女遭到3名少女脱衣浇开水凌辱;在福清,一女生被殴打脱衣的裸照被传看……

    几起暴力事件主角都是未成年女生,她们怎么会沦为暴力玫瑰?针对青少年越来越严重的暴力问题,专家呼吁急需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

    暴力游戏助长青少年暴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翔平指出,网络上的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甚至因此产生了心理问题。据了解,在大多数游戏中“杀戮”是最常见的场面,因为战胜对手是很多游戏的主题。而且在很多游戏中,谁更加暴力谁就会获得最终胜利。这种实施暴力不但不受到惩罚反而获得胜利的游戏,对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使他们认为暴力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手段。

    而且,许多暴力游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经常接触暴力游戏会模糊青少年对好与坏、对与错的价值判断,并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模式。青少年游戏迷可能会在游戏过程中形成一种相应的道德观念和思维习惯,从而在现实社会中与他人相处时习惯用暴力解决冲突。另外,长期接触暴力游戏容易使青少年习惯于血腥和暴力场面,进而可能对生命产生麻木感而不是珍惜。

    家长错误诱导“以暴制暴”

    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往往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孩子得不到就闹,最后总是家长作出让步。甚至有家长为强化孩子“以暴制暴”的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如果孩子不还手就说孩子“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这些做法会使孩子从内心深处产生“打要还手,骂要还口”的不良法则,加重了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以强者为榜样、以弱肉强食为准则的心理,助长了孩子 “以暴制暴”的行为。此外,有的家长经常灌输给孩子不能吃亏的思想,这也导致青少年产生自私、不负责任的心理。家长的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青少年暴力。 

    刘翔平提醒家长,家庭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无疑是最直观和最具感召性的教材。因此家长应成为孩子遵纪守法的榜样,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科学教育方法,言传身教,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感染和熏陶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让孩子远离暴力。

    传统道德教育不能丢

    刘翔平指出,目前导致青少年暴力不断涌现的一大原因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在孩子的教育上,从家庭教育到幼儿园、学校,其中道德教育的力量很弱。这造成一些孩子的品德修养欠缺,从小内心就缺乏明辨是非善恶的因子。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应注重和发扬道德教化这一优良传统,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唤醒他们内心的善。思想教育要将内容具体化,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同学关系,特别要告诉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时,要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不要自行解决,否则就可能要承担后果。

    同时,对已经发生暴力事件的行为一定要进行谴责、唾弃等惩罚。必要的惩戒,是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手段,避免学生积小错为大错。

    本报记者 夏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