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2018-02-05 18:41:08)
标签:

福建

泉州

石狮

万寿塔

六胜塔

分类: 走遍中国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3点半离开华表山,行车约一小时,来到石狮市永宁镇塔石村,观看宝盖山上的万寿塔。宝盖山海拔210米,有点高,这时是下午4点半,如果徒步爬上山,下山时天就黑了。山下修了很好的公路,我就开着车绕山转了一圈,车览了一下。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万寿塔又名关锁塔、姑嫂塔,是泉州湾的古航标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塔身用巨大的花岗岩块石构筑,空心,八角五层,通高22.68米,底层面宽3.8米,最上层面宽2.5米,每层之间出檐。塔门朝西南,门前建有石构方形单檐门亭与塔相连,底层四周以环廊护之。塔体结构为单边筒式,楼梯藏于筒壁中间,梯口靠门右壁,设石级环绕而上。塔每层置一拱门,周以廻廊、围栏,并设有四个佛龛。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万寿塔通塔不事雕饰,古朴粗犷,布局奇巧,结构独特。在立面上,塔采用门龛位置逐层、逐边互换的方法,不但可使重心稳定、立面壮观,且避免结构在某一侧面引起应力过于集中,同时使得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任一对角线都是对称分布,塔体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能较好重合,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不易产生扭转振动。万寿塔耸立在宝盖山顶,抵御台风、暴风和地震,历经八百多年依然挺立,充分显示出宋代泉州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离开
万寿塔,再行车半小时到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金钗山,观赏六胜塔。六胜塔就在一个公园里,车可以直接开到塔的旁边。六胜塔位居古泉州港,是重要的航海导航标志,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元至正二年至五年重建。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六胜塔的塔身为花岗石构筑,楼阁式,八角五层空心,占地面积425平方米,通高36.06米,塔基周长47.5米,作须弥座。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六胜塔正门朝南,塔门上有石头匾额,上书“万寿塔”三字,我一直不明白,这明明是六胜塔,怎么成了万寿塔呢?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六胜塔雕饰图案粗犷古朴,每层各开设四个券形门,设四个方形龛,龛内置佛像,龛外两旁浮雕“金刚”、“力神”等佛教人物,共40尊,形态逼真,技法精湛。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塔体由塔心、回廊和外壁组成,每层设四门、四龛。门、龛的位置逐层转换,上下交错,不但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性,而且使得墙体重量分布均匀,建筑结构更为牢固。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各层转角石柱上的栌斗作圆形莲花状,上三层作鸳鸯交首拱,有皿斗、飞椽,雀替雕刻细腻。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塔门刻有“至元丙子”(1336年),是元代海商凌恢甫修建时的年款,此塔是
凌恢甫在宋代的基础上历时4年独资修建的。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六胜塔反映了14世纪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的繁盛,以及海商经济实力的雄厚,也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六胜塔旁边是一座寺庙,匾额上的字迹是“东岳古寺”,可见这里供奉的是泰山老奶奶。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当地人特别热情,建议我向东走几步到海边看看。我也正有此意,就沿着平坦的小道来到海边。海里有两组岛屿,叫大坠岛、小坠岛,两岛之间的岱屿门为古泉州港的主航道。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回头看,高高的六胜塔正好与航道遥遥相对,成为航船的导航塔。当地人,在海山远远地就能看到六胜塔。作为泉州湾航道的主要航标塔,六胜塔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见证了泉州航海设施建设的成就、航海技术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盛,今天则成为人们休闲览胜怀古的胜地。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十二:宋元双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