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五:清净寺
标签:
福建泉州清净寺明善堂奉天坛 |
分类: 走遍中国 |
闽东南自驾日记之泉州五:清净寺
离开文庙,依旧步行去泉州的清净寺。清净寺为回民的清真寺院,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又名麒麟寺,阿拉伯语译为“艾苏哈卜大寺”(意为圣友寺)。
清净寺由阿拉伯穆斯林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回历400年),元至大三年(1310年,回历701年),波斯(今伊朗)侨居于泉州的伊斯兰教穆斯林艾哈默德·本·古德西出资重修。现存建筑基本保持了宋元两代的建筑风格,这是从大街上看到的寺院的外貌。

这是清净寺的门楼,通高12.3米,基宽6.6米,用平整的花岗岩石和辉绿岩石砌筑,整体由高度依次递减的三层四道高大相连的半穹顶或穹顶尖拱门组成。
走过门楼,前面是一座伊斯兰特色的拱形石头门,门前左右各有一幢石塔。这里环境清幽,来到这里就好像到了江南园林。
北面的白墙上镶嵌着一块石刻,乃明永乐五年时大明成祖皇帝颁给米里哈只的保护伊斯兰教的敕谕。
向西走,有一座东西向二进三开间的闽南风格砖木结构建筑,名为“明善堂”。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认主独一”四字,乃民国十一年厦门关监督唐柯三题写。
明善堂内有一块石雕,乃“出水莲花香炉”。此香炉雕刻于宋代,至今已近千年。香炉用叶腊石(寿山石)雕成,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形容其清净与洁白,伊斯兰教忌讳烧香祈祷,此炉是穆斯林举行礼拜时焚烧檀香末调节空气用的。
这是明善堂大门内的情景,张挂的牌匾上书写“三畏四箴”四字,为民国十三年唐柯三调任山东济南道道尹后所书。注:从伊斯兰教义解释,三畏即“畏天命、畏圣言、畏末日”;四箴即“箴信真主安拉、箴顺先知穆罕默德圣人、箴遵天经《古兰经》、箴行五功;而五功即教义规定的五大宗教功课“念、礼、斋、课、朝”。
明善堂旁边有泉州伊斯兰教史迹陈列馆,陈列着穆斯林在泉州留下的遗物。
西北部为奉天坛遗址,乃阿訇率穆斯林诵经礼拜之处所,现遗柱础及残柱9根。四周墙壁均为花岗岩石砌成,南墙临街,全长23米,高6米,厚1.2米,开设8个长方形大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