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2017-07-10 22:06:09)
标签:

贵州

黎平

肇兴侗寨

鼓楼

花桥

分类: 走遍中国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贵州山多人少地势高,进入贵州后,只见满眼都是美丽的山峰,覆盖着绿树,尤其是高速公路两侧,种满了各色花卉,难怪人称七彩贵州。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因为急着赶路,所以路上不敢多做停留。下午4时许,终于到达肇兴侗寨,邯郸到肇兴,跑了整整1600公里。肇兴侗寨是我贵州之行的第一站,该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最美乡村之一。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远远看到这座侗族建筑,我就以为是侗寨大门。走近一看,才知道是肇兴侗寨景区的服务中心,景区门票100元。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服务中心门口有醒目的说明,京津冀游客只需凭身份证,不但完全免门票,还免停车费。我去过那么多地方,今天在贵州头一次有了贵宾般的待遇。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走进景区入口,里面是一片崭新的木楼建筑,我又以为是到了侗寨景区。可是这里冷冷清清,没有一个游客,没有一个店铺开门,原来,这里是投资者搞的旅游开发。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走出这片新建筑,看见前面有一个侗族鼓楼,才知道这里才是归祃村,是肇兴乡下辖的另一个村庄这里离肇兴侗寨还有2公里多路程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鼓楼,肇兴是“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寨寨有鼓楼。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归祃鼓楼的后面有一座两层小楼,是归祃村的村委会所在地,又兼做小卖部。从这里去肇兴,既可从景区门口乘电瓶车,也可以沿公路一侧的步游道步行。顺便说一下,如果从高铁站乘公交车,5元钱可直接坐到肇兴侗寨门口。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看介绍说,沿途有很多侗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场景,我决定步行过去,边走边观赏景观。途中有好几座这样的木亭,原木为柱,枯草覆顶,充满乡野趣味。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路边有很多这样的架子,叫禾晾架。因侗族人喜欢聚群而居,所以房屋比较紧凑,这样,寨子里的空间就相对较少,秋天收割来的糯禾就缺少晾晒的空间。侗族人便砍来杉木,在溪塘边搭起一排排形似牌坊的禾晾架。每到秋收时节,禾晾架与梯田、鼓楼、花桥一起,构成了一幅的美丽的秋收画卷。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古老的灌溉工具——木水车,旁边有详细介绍,水车也叫天车,高10米多,由一根长5米、口径半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装满了水的水斗被逐级提升上去。到顶后,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利用水车的转速作为动力,还能用于榨油、舂米等。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一棵奇怪的树,树干笔直高挺,却被藤条紧紧地围裹着,就像编了一头辫子,这是树木伴生现象。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一幅春耕图。侗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使用曲辕犁和牛耕是侗族主要耕作方式。这幅春耕图生动地描述了侗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情景,体现了侗族人民对牛的崇拜和对勤奋、耐劳品格的推崇。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一路上,自然与人文景观交错并存。这里有台阶小径直通山上,在溪流上建造了一座树形小桥,陡然为充满野趣的山间增添了几分情调。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垂钓图。侗族依山傍水而居,习惯种植香糯,由于香糯杆高,稻田蓄水深,便于在稻田里养鱼。春华秋实,插秧后,便把鱼苗放入稻田,平时可以悠悠然钓鱼休闲,秋收季节,一面收香糯,一边围捕鱼。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里有一股山泉,水流不大,下面接着一只水桶。山泉水是我国民间特别认可的一种饮用水,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说,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认为自山中流出的山泉水用来泡茶为最佳。侗寨人家为了吃到干净、清甜的泉水,都会接取山泉水作为家庭生活主要用水。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用树木搭成的田野绿廊,虽说人工雕琢的痕迹较为重一些,不过一路的田园风光也是引人入胜。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终于看到了一座寨楼,上书“侗乡第一寨”五个大字,这有点像我们汉族村庄村口的牌坊,标志着肇兴侗寨就要到了。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穿过寨楼,再拐个弯,下个坡,远远就看到侗寨的大门了。这是侗寨的正门,像是仪门。肇兴侗寨占地18万平方米,有居民1000余户,6000多口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侗寨的侧门,有游客出入通道,我们就从这里进寨。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除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外,还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走进寨门,前面就是肇兴的主街。街道两侧,全是这种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这种房屋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大街上有很多摊点,卖各种各样的当地小吃,我一边走一边看,看见什么吃什么,花钱不多,吃到了很多没吃过的东西。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分内姓外姓,对外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说话间就到了信团的鼓楼,该楼为重檐攒尖顶宝塔式八角鼓楼,高11层,24.37米,占地136平方米,侗语称为“楼斗迫”,为白、马家族所建。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侗乡水多,信团鼓楼旁边就是一个小水塘,水有些浑浊。信团鼓楼始建于十八世纪,1982年重建,掌墨师傅为堂安人陆继贤。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依山傍水,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我刚才走的是旱街,在旱街西侧,与旱街并行的还有一条水街,看起来就像是江南水乡。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肇兴的五个团就是五个自然村,每团有一座鼓楼,还有一座花桥和一座戏台。这是一座花桥。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地77.3平方米,由16根柱子构成骨架,中间4根柱子直贯顶层,四面为12根副柱,略小于中柱,用逐层内收的梁方金瓜柱支撑,层层挑出屋檐,类似宝塔。中央设有火塘,四周有长条木凳,供人休息。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智团鼓楼檐角高翘,屋脊之上泥塑小葫芦宝瓶,其翼角塑小鸟,玲珑雅致。鼓楼的檐层覆小青瓦,屋脊白色,塑有狮、虎、凤等。楼内雕梁画栋,书有六幅盈联,正面一至三檐之间塑有“双龙抢宝”。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在乡政府的旁边,有一个演艺场。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出于旅游需要,每晚8时都要在此举行侗家歌舞表演,据说很是原汁原味。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这是演艺场内,演出还没有开始。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演艺场旁边就是义团鼓楼,有11层,高23.36米,占地144平方米,侗语为“楼店阁”,为满、嬴、袁和龙家族所建。始建于十八世纪,1982年重建,掌墨师傅为堂安人陆继贤。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义团鼓楼旁边的戏台,鼓楼、花桥、戏台,是每个寨团的必不可少之三宝。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义团的花桥。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花桥也是其一大特色。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礼团鼓楼,高13层,21.37米,占地面积133平方米,侗语称为“楼顿”,为嬴和满、龙、邓家族所建。该楼系肇兴的首座鼓楼,始建于十七世纪,重建于1982年,掌墨师傅为纪堂人陆文礼。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礼团的戏楼。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礼团的花桥。关于鼓楼的来源可谓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传说鼓楼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古代外星人来过侗乡,曾修建火箭和飞碟发射架,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筑模式建造了鼓楼。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侗寨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由全寨人集资修建。徜徉在寨子中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虽然肇兴是一个出名的旅游景点,但由于当地的民俗和生活方式保存较好,跟中国很多的旅游城市比起来,肇兴的商业味道并不浓。居民有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丝毫不理会身边的背包客们好奇的目光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外人的到来而改变多少。这里的很多老人都只会说侗语,甚至听不懂普通话。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这是仁团的鼓楼。鼓楼的作用有: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标志;三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要地;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仁团鼓楼,高七层,18.47米,占地104平方米,侗语称为“楼告宰”,为从侗寨内其他团迁来的袁、满、龙、嬴等家族所建,系肇兴最后修建的鼓楼。该楼始建于十九世纪,1982年重建,与花桥、戏台构成三位一体的格局,掌墨师傅为堂安人陆继贤。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走到了寨子的尽头。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间盆地之中,寨外是山,一片田园风光。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肇兴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肇兴的头衔太多了,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其为全球“返扑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肇兴还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摄友评选的“六大摄影天堂”。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回到寨门口,已是夜幕降临。购买车票,乘坐电瓶车快速回到景区大门口。平常车票是单程10元,五一假期搞优惠,双程10元。

  我在景区内归祃村口找到一家宾馆,140元入住。按规定车辆是不准开进的,店家跟着出去,跟景区的工作人员说一声“是亲戚,不是游客”,就放行了。

  我发现,侗族人都很友善,没看到一个人脸上有咄咄逼人的凶气。

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