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自驾日记之二:肇兴侗寨

标签: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鼓楼花桥 |
分类: 走遍中国 |
服务中心门口有醒目的说明,京津冀游客只需凭身份证,不但完全免门票,还免停车费。我去过那么多地方,今天在贵州头一次有了贵宾般的待遇。
走进景区入口,里面是一片崭新的木楼建筑,我又以为是到了侗寨景区。可是这里冷冷清清,没有一个游客,没有一个店铺开门,原来,这里是投资者搞的旅游开发。
走出这片新建筑,看见前面有一个侗族鼓楼,才知道这里才是归祃村,是肇兴乡下辖的另一个村庄,这里离肇兴侗寨还有2公里多路程。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鼓楼,肇兴是“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寨寨有鼓楼。
一路上,自然与人文景观交错并存。这里有台阶小径直通山上,在溪流上建造了一座树形小桥,陡然为充满野趣的山间增添了几分情调。
这是垂钓图。侗族依山傍水而居,习惯种植香糯,由于香糯杆高,稻田蓄水深,便于在稻田里养鱼。春华秋实,插秧后,便把鱼苗放入稻田,平时可以悠悠然钓鱼休闲,秋收季节,一面收香糯,一边围捕鱼。
这里有一股山泉,水流不大,下面接着一只水桶。山泉水是我国民间特别认可的一种饮用水,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说,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认为自山中流出的山泉水用来泡茶为最佳。侗寨人家为了吃到干净、清甜的泉水,都会接取山泉水作为家庭生活主要用水。
穿过寨楼,再拐个弯,下个坡,远远就看到侗寨的大门了。这是侗寨的正门,像是仪门。肇兴侗寨占地18万平方米,有居民1000余户,6000多口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
这是侗寨的侧门,有游客出入通道,我们就从这里进寨。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除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外,还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肇兴侗寨分内姓外姓,对外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说话间就到了信团的鼓楼,该楼为重檐攒尖顶宝塔式八角鼓楼,高11层,24.37米,占地136平方米,侗语称为“楼斗迫”,为白、马家族所建。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肇兴侗寨依山傍水,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我刚才走的是旱街,在旱街西侧,与旱街并行的还有一条水街,看起来就像是江南水乡。
肇兴的五个团就是五个自然村,每团有一座鼓楼,还有一座花桥和一座戏台。这是一座花桥。
这是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地77.3平方米,由16根柱子构成骨架,中间4根柱子直贯顶层,四面为12根副柱,略小于中柱,用逐层内收的梁方金瓜柱支撑,层层挑出屋檐,类似宝塔。中央设有火塘,四周有长条木凳,供人休息。
智团鼓楼檐角高翘,屋脊之上泥塑小葫芦宝瓶,其翼角塑小鸟,玲珑雅致。鼓楼的檐层覆小青瓦,屋脊白色,塑有狮、虎、凤等。楼内雕梁画栋,书有六幅盈联,正面一至三檐之间塑有“双龙抢宝”。
在乡政府的旁边,有一个演艺场。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出于旅游需要,每晚8时都要在此举行侗家歌舞表演,据说很是原汁原味。
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这是演艺场内,演出还没有开始。
演艺场旁边就是义团鼓楼,有11层,高23.36米,占地144平方米,侗语为“楼店阁”,为满、嬴、袁和龙家族所建。始建于十八世纪,1982年重建,掌墨师傅为堂安人陆继贤。
这是义团鼓楼旁边的戏台,鼓楼、花桥、戏台,是每个寨团的必不可少之三宝。
这是义团的花桥。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花桥也是其一大特色。
这是礼团鼓楼,高13层,21.37米,占地面积133平方米,侗语称为“楼顿”,为嬴和满、龙、邓家族所建。该楼系肇兴的首座鼓楼,始建于十七世纪,重建于1982年,掌墨师傅为纪堂人陆文礼。
这是礼团的戏楼。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这是礼团的花桥。关于鼓楼的来源可谓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
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传说鼓楼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古代外星人来过侗乡,曾修建火箭和飞碟发射架,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筑模式建造了鼓楼。
虽然肇兴是一个出名的旅游景点,但由于当地的民俗和生活方式保存较好,跟中国很多的旅游城市比起来,肇兴的商业味道并不浓。居民有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丝毫不理会身边的背包客们好奇的目光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外人的到来而改变多少。这里的很多老人都只会说侗语,甚至听不懂普通话。
这是仁团的鼓楼。鼓楼的作用有: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标志;三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要地;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
走到了寨子的尽头。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间盆地之中,寨外是山,一片田园风光。 肇兴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
肇兴的头衔太多了,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其为全球“返扑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
肇兴还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摄友评选的“六大摄影天堂”。
回到寨门口,已是夜幕降临。购买车票,乘坐电瓶车快速回到景区大门口。平常车票是单程10元,五一假期搞优惠,双程10元。
我在景区内归祃村口找到一家宾馆,140元入住。按规定车辆是不准开进的,店家跟着出去,跟景区的工作人员说一声“是亲戚,不是游客”,就放行了。
我发现,侗族人都很友善,没看到一个人脸上有咄咄逼人的凶气。